中国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腰围身高比切点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ali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预测中国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的腰围身高比(WHtR)适宜界值.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选择北京、天津、浙江、上海、重庆和南宁6~15岁中小学生共19284名为调查对象,数据统一收集、整理、录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方法,研究预测具有-≥2个危险组分的儿童青少年的WHtR适宜界值.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6~9岁组男女WHtR分别在第85、80百分位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35.78%、85.41%;49.21%、79.87%.男女WHtR第85百分位的AUCs分别为0.6060、0.6385,分别与同性别WHtR第80、90百分位的AUCs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10~15岁组男女WHtR也分别是在第85、80百分位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9.60%、85.90%;47.01%、80.07%.男女WHtR第85百分位的AUCs分别为0.6775、0.6257,与同性别第80百分位的AUCs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均大于同性别第90百分位的AUCs(P<0.05).结论:预测6~9岁儿童具有≥2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WHtR切点选在0.48,预测10~15岁儿童青少年MS的WHtR切点男性选在0.48,女性选在0.46比较合适,均分别对应同性别年龄的WHtR第85百分位.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临床分离的肺炎支原体(MP) 23S rRNA基因2617位点突变情况,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与患儿特征和23S rRNA基因261 7突变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4月~2010年4月期间,募集我院呼吸科因MP肺炎住院235例患儿,其中男148例,女87例;年龄2月~14岁,平均(4.6±3.4)岁.采集患儿的鼻咽吸出物,进行MP 23S rRNA基因2617位点前后进行PCR
目的:建立成都地区5-14岁儿童呼气峰流速的参考值.方法:以成都地区45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580型呼气峰值流速测试仪测定PEF(呼气峰流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儿童PEF与身高、年龄、体重均有密切关系,与身高关系最密切,体重对其影响最小.并且随身高、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结论:分别建立了男女儿童PEF与身高的直线回归方程.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58例患儿随即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每次0.5mg,每日3次,治疗3天后比较俩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声嘶、喉鸣缓解时间(2.1±1.2)d,短于对照组(3.2±1.2)d(P<0.05),治疗组平均病程(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肺功能动态变化和疗效及其副作用,寻求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新方法及依据.方法:将新生儿重症肺炎89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抗感染、鼻导管或者头罩吸氧、止咳、强心、利尿及雾化等治疗,高压氧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YLC0.5/1.2型婴儿高压氧舱进行高压氧治疗,每次30分钟,1次/日,4天为一疗程,氧舱压力0.20-0.25Mpa.对肺功能进行动态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副作用,寻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新方法、新途径.方法: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抗感染、鼻导管或者头罩吸氧、止咳、镇静、解痉、解痉及雾化治疗,高压氧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YLC0.5/1.2型婴儿高压氧舱进行高压氧治疗,每次30分钟,1次/日,3天为一疗程,氧舱压力0.05-0.08Mpa.结果:(1)、高压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5天X线恢
目的:调查孝感市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病室的建筑布局及基本设施,为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实际查看的方法调查孝感市15家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病室的建筑布局及基本设施.结果:绝大多数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病室的建筑布局及基本设施符合卫生部卫医政发(2009)123号文件《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结论:该市很重视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病室的建筑布局及基本设施
目的:内源性多肽作为母乳蛋白成分的重要组成,其表达情况却因为检测技术限制而不为人所知.以早产儿和正常出生婴儿母亲的母乳作为研究对象,对母乳中内源性多肽做系统分析.方法:利用超滤技术从母乳中提取内源性多肽,运用液相色谱结合串联质谱(LC-MS/MS)的方法对母乳中内源性多肽成分进行鉴定.结果:LC-MS/MS结果显示419中多肽被成功鉴定出,其分子量均在1000-3000 Da间.419种多肽来自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神经前体细胞抗凋亡和促分化的作用.方法:以大鼠神经前体干细胞即Ge6细胞作为研究对象(Ge6是具有分化潜能的大鼠神经前体细胞系,该细胞本身自带绿色荧光,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部妇幼研究院李赫冬实验室提供),培养基中加入含IGF-I10ng/mL的为实验组,不含IGF-Ⅰ的为对照组,分别继续培养2d,4d,6d,采用细胞荧光染色检测IGF-Ⅰ对神经前体细
目的:为了解重庆地区部分婴儿断离母乳的时间及断奶原因,分析儿保门诊婴儿早于6月龄前断离母乳的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实施早期干预以促进母乳喂养.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门诊招募健康婴儿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为:①居住在重庆市区或下辖区县;②同意参加并愿意提供联系方式进行随访;③单胎且出生孕周>36周的健康婴儿;④调查当时年龄<1岁;⑤曾经母乳喂养;排除标
目的:探讨硫柳汞对早产大鼠前额叶DRD4和5-HT2AR的研究.方法:根据表面积转换法以人用疫苗中的硫柳汞含量为参照,分别选取疫苗中标准硫柳汞浓度和2,3,4倍剂量注射给孕20天出生小鼠(早产),同时选注射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量第49天前额叶中DRD4和5-HT2AR的表达.结果:疫苗中标准浓度组硫柳汞未引起早产鼠前额叶DRD4和5-HT2AR的变化;4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