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或滤过对冠状动脉介入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

来源 :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et_li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目的是探讨血液透析剧或滤过对冠状动脉介入(PCI)的冠心病(CHD)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在闭塞支的开通过程中,出现冠脉的夹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术者在微导管造影的操作过程中,不小心将气泡注入冠脉内,气泡在冠脉的移行,将冠脉的夹层不断地延伸,最终导致管腔的闭塞.通过该病例,给术者一个很好的教育警示.
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冠脉生理功能检测的"金标准"已经纳入国内外最新冠脉介入指南,然而测量FFR需提前使用扩血管药物,对于部分患者禁用,且增加手术时间和成本,制约了血管内压力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瞬时无波形比率(iFR)作为新型血管内压力检测技术,测量时无需注射扩血管药物,时力且应用广泛,关于iFR与FFR诊断效能的对比国际上进行了很多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尚不统一,本文针对iFR与FFR诊断效能的
Wellens综合征是一种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370%-85%)有关的心电图T波改变,是一种梗死前状态,容易发生心肌梗死故需早期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破裂是PCI过程中发生率较低(0.37%-0.58%)的一种并发症,病情凶险,部分患者短时间内即可发生心包填塞,甚至死亡。本例患者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心肌坏死标志物正常,冠状动脉造影示LAD近中段弥漫性狭窄70%-85%,故
本文目的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的经皮球囊成形术(PBMV)后10年以上远期疗效.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的患者,明显增加二尖瓣口面积,并无显著性增加二尖瓣返流面积,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远期疗效确切,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本文探讨床旁摄片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衰患者IABP植入中的临床价值.通过床旁移动摄片可以准确协助IABP植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接受的射线量很少,比较安全。
本文目的是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的疑难特殊病例行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技术要点及疗效及安全性.
本研究通过支架影像增强显影技术(StentBoost Subtract,SBS)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后扩张与常规造影(CAG)指导支架后扩张作对比,借助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评价SBS指导支架后扩张对支架周围血管壁即刻的影响.结果表明,SBS指导支架后扩张有改善支架更好扩张的趋势,同时没有增加对支架周围血管壁的破坏。
本文通过临床试验探究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是否具有通过调节miRNA-21的水平变化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能否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本研究选择我院需择期行PCI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实验组在PCI术前3天内进行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治疗,然后进行PCI术;对照组则直接进行择期PCI.抽血检测所有患者术前3天、和术后24小时miRNA-21的血浆水平差异,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或治疗的人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造影剂肾病,正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医源性疾病.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应用DNA技术合成的,与人类内源性BNP(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fic peptide,rhBNP)结构等同的肽类物质.rhBNP可扩张动脉及静脉,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可扩张冠脉血流,减少冠脉痉挛
探讨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封堵前后疗效进行评估.选择48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心导管介入封堵治疗,术前进行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术后3天,1个月、3个月再次进行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同时复查心脏彩超.应用NT-proBNP可灵敏的评估动脉导管介入封堵术后心功能改善程度,可预测患儿肺动脉高压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