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个体活动-出行行为研究

来源 :2015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8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预测理论研究框架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建立个体活动-出行行为的分析模型,探讨和验证个体属性、活动参与和出行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个体社会属性、活动参与和出行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活动之间在时间、资金预算等资源约束下形成替代和竞争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个体社会属性不仅直接影响出行,还可以通过活动参与间接影响出行.这些相关性的揭示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分析个体的活动-出行行为,对基于活动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Seat comfort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vehicle comfort design,but objective evaluation ways for seat foam materials were studied rarely.In this study,two kinds of evaluation in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for frontal passenger is usually designed with male occupant in instead of female occupant,because the Hybrid III 50th male dummy is introduced in China automobile safety reg
The precision of modeling for leaf sp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vehicle dynamic simulation.By using the Adams software,this paper builds a discrete-link leaf spring in the vehicle dynamic mod
In this paper,a vehicle body fatigue analysis is performed by using virtual road load data from virtual proving ground.Comparison of fatigue results based on virtual road load data and tested road loa
公交枢纽站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运行可以提高整个公交线网的运营效率.对于一个城市的公交站点而言,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从所有站点中筛选出公交枢纽站.本研究利用苏州市公交自动采集数据,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提取出可供选择的聚类变量;选用站点公交线路数、站点日上客流量和站点日换乘比例作为聚类变量,并选用K-Means聚类方法进行聚类;通过对聚类结果进行检验和类特征总结,最终识别出20
随着轨道交通、BRT等大中运量公交系统的构建,常规公交系统的功能将发生较大的改变.本文以大中运量公共交通方式下常规公交线路功能分级指标为切入点,通过对公交线路报表数据、GPS数据的挖掘,给出常规公交线路功能分级阈值的研究方法,并以常州市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方便针对不同等级公交线路灵活执行不同的运营标准,也有利于对不同等级公交线路的配置进行优化.
为使构建的绿色交通系统有较高的通勤效率,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交通整治、智能交通建设多视角提出了构建指引.在分析绿色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目的是满足通勤出行的基础上,结合剖析的通勤出行特征,归纳出绿色交通系统构建中的6个主要内容;根据涉及内容要求,提出了高通勤效率下的城市发展方向、土地利用方式,理清了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间的关系,并从路网规划、公共交通选型、慢行交通保护、交通整治、新技术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可
货运结构根据研究角度,一般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由于宏观货运结构主要反映货运系统与国民经济发展匹配程度,无法直接反应货运结构与运输能耗定量关系;微观运输结构则主要侧重于单一方式,对货运系统指导意义有限;因此,本文选取中观货运结构为研究对象,即各货运方式货运周转比例。综上分析,本文优化模型解决的问题是在满足社会及货运系统发展提出的约束前提下,求解各方式最佳货运周转比例,从而实现节能效果最大化
随着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提出,城乡增量空间的合理构建、存量空间的优化利用成为城乡发展进程中同等重要的两条主线.为了将这两条主线统一在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目标之下,以现代化、多模式交通系统的优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交通引导功能,是新形势下城乡空间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围绕这一观点,首先剖析缺乏规划引导的城乡空间与交通自发组织状态下常见的秩序失衡现象,以及这些现象产生背后的诱因和动力.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
本文总结承载力的内涵分析,对上海当前和近期(2020年)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总体情况、承载规模进行评价,进而对上海城市交通承载力的瓶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标明:上海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可适应2600万人口(中心城1200万)和390万辆车(中心城200万辆)的人口与车辆规模的出行需求,其中郊区公共交通设施是瓶颈所在。至2020年上海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目标全部实现后,并有效控制小客车的使用强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