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后细胞免疫应答的比较研究

来源 :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ia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释绵羊对大片吸虫(Fasciola.gigantica)较对肝片吸虫(F.hepatica)不易感的原因,本研究比较了绵羊感染肝片吸虫(H组)和大片吸虫(G组)后细胞免疫应答的特性。结果表明,绵羊感染大片吸虫后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快速明显升高。 两组绵羊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经两种吸虫的分泌排泄抗原(ESP)刺激后的增殖情况相似。受刺激的PBMC产生的IFNγ水平均在感染后第1周(1 WPI)达到峰值,但H组中,FhESP刺激产生的IFNγ水平低于FgESP刺激所产生的水平。H组中IL-10的产量没有明显的增加:因为从0 WPI开始IL-10水平就很高。整个感染过程中,FhESP刺激后H组和G组产生的IL-10水平都很高,但受FgESP的刺激下的PBMC所产生的IL-10水平只在1-5WPI上升。在G组,FhESP刺激比FgSP刺激产生更多的IL-10。综合上述结果,绵羊对大片吸虫较不易感的原因与虫体感染后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应答和大片吸虫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弱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从气象防灾减灾与我区经济建设的关系入手,提出了依托气象高科技、促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思路,并从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测及灾害性气象信息的发布和灾害的防御等方面阐述了我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气象科技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富民兴桂新跨越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宜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利用冬季气温相对偏低、病虫害发生少的特点,从1999年开始实施冬种马铃薯项目(每667m2投资约250元),在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于2000年冬开始广泛发动群众冬种马铃薯。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种植,次年3月中下旬上市销售,这时恰好值南方蔬菜偏少、北方鲜马铃薯奇缺的季节,根据这几年的实践,冬种马铃薯平均每667产量1400kg、产值840元,价格好的年份每667产值高达16
本文以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大气探测分公司在广西南宁市实施的HYA-M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监测网为例。简要介绍了广西南宁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监测网的建设,自动站资料的传输、监控情况;详细论述了自动站资料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对自动站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为更有效提高宜州市水果业竞争力,确保水果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推进“以提高果品竞争力和实现果业增效、果农增收为目标,以结构调整和品种改良为前提,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为手段”的优果工程建设,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优化果品质量,全面提高我市水果业竟争力和效益。
本文从GMP的推行意义、历史背景、发展概况方面介绍我国兽药GMP的认证进程,并全面阐述了影响兽药质量的因素,为兽药生产企业实施GMP建设提供合理建议。
微量元素铜是生命的必需元素之一,它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如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广泛参与机体的代谢。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铜,可以预防铜的缺乏症的发生;在猪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铜可以发挥类似抗生素的促长作用。本试验进行生长育肥猪添加高铜的研究,分析心脏和肾脏的铜含量(残留)的变化情况,观察猪只的心脏和肾脏变化情况,并对心脏和肾脏细胞线粒体进行超微结构的分析观察,了解高铜是否有危害,以保证养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肉
选用同批出壳的银香麻鸡母雏400只,随机分成4组(一个对照组和三个试验组),每组100只鸡。0~4周龄四个组均采用24小时光照;5~8周龄四个组均采用自然光照;9周龄一一出栏(15周龄)对照组仍采用自然光照,三个试验组分别采用自然光照+4小时、8小时、12小时的人工光照。试验结束时分别比较各组的出栏体重、饲料报酬、屠宰成绩、冠面积和羽毛外观等。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时间对地方品种肉鸡生长性能、产肉性能
用测定NDV毒力经典的方法(MDT和ICPI)对源于鸡、鸽、鹅,珍珠鸡、孔雀、鹌鹑和画眉鸟7种禽(鸟)源共15个APMV-1广西分离株分别进行了毒力测定,同时对分离株的F基因的N-端前段和HN基因的C-末端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并绘制系谱树。研究的结果表明,根据F基因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和HN蛋白翻译的终止密码子的位置判定AP-MV-1毒力的结果,都与毒株在临床上的致病情况相符。因此,根据
牧草是发展草食动物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介绍牧草对畜牧业的贡献、我区牧草资源概况及发展牧草的优势,提出要实现我区牧草和草食动物发展双赢的几点建议。
限制胚胎生物技术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卵母细胞来源匮乏,而哺乳动物卵巢腔前卵泡的开发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只有小鼠腔前卵泡卵母细胞经体外IVC能产生后代,但该培养系统用于培养大家畜的腔前卵泡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旨在回顾哺乳动物腔前卵泡分离、培养及其添加物的研究历史及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