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开发中运输问题研究:北方航道现状与前景

来源 :2016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anzm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各国能源需求迅速增长,北极成为国际讨论热题。据预测,北极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和矿石产地。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说,北极地区是人类的“最后一处宝藏”。俄罗斯是开发北极区域的油气资源较早的国家。
其他文献
南极冰盖 DEM 对南极环境变化和地形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利用GPS 实测数据和卫星测高数据建立DEM 是构建南极冰盖表面DEM 的重要方法.考虑到实测GPS 数据的精度较高,而卫星测高的空间分辨率占优,本文探讨综合利用这两种数据构建南极Dome A 区域DEM.
会议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is wildly used on a global scale nowadays because it can provide real-time precise positions and hardly be restricted by time,space and weather.
近年来,南极条约协商国基于南极条约体系赋予的国内进行南极活动专门立法的权利与义务,积极开展南极立法。其立法层级、数量、名称、适用范围、焦点问题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从功能而言,基本集中于履行南极条约体系义务以及保障和拓展各国南极活动权益。
会议
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国家之间缺乏信任,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为了保障安全国家需要将权力最大化,最终导致了大国政治的悲剧,这也是很多国家批评中国崛起所最常运用的理论工具。然而中国北极科技外交为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式。
会议
在对样本国家、样本港口和样本船型进行选择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海洋船舶航运成本核算方法,分别估算了船舶经过北极航道和传统航线的航运成本,并对两者的成本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1)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航道在燃油费、润料费和船舶租金方面分别可以节约16%、13%和11%左右。
由于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北极核污染问题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现有的治理法律制度表现出了多样化和碎片化特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有限。此外,部分北极国家基于各自的战略考量,不断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阻碍了既有的区域性合作。
会议
伴随北极冰融,航行于北极水域的船舶逐渐增多,也带来诸多安全和环保风险,国际海事组织已于近期通过专门规范极地水域船舶航行活动的《极地规则》。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34 条是针对冰封区域的海洋管理条款,同样作用于北极水域,北极航道沿岸国根据此条款制定了以环境保护为名标准不一的国内法规范。
极地地区由于其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具备潜在的航运价值和现实的科研价值,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又一个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日本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发布了日本北极战略,作为日本今后开展和实施北极领域活动的政策纲领。
会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 234 条赋予冰封区域沿海国特殊的环境管辖权,加拿大和俄罗斯依据这一条款在其北极海域内全面推行航行管制。然而这一单边管辖权的行使需要满足多项条件的限制,两国部分管控措施超出了冰封区域条款的合理使用,突破了海洋法对航行权的保障。
近几年学术界对北极问题的研究迅速增多,对中国在参与北极事务过程中身份建构与嬗变进行研究是比较独特的视角。人们渴望获得积极社会身份的情感,在社会比较过程中逐渐转变为对“我者群体”的好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