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出血风险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药学会中医肝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广东省保健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016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出血风险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80例确诊肝硬化合并Hp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未合并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282例患者对照,对上述患者的门静脉主干内径(Dpv)、最大血流速度(Vmax)、各静脉平均流速(Q)、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出血发生次数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HP+肝硬化患者Dpv、Vmax、Q明显升高,HP+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较HP-肝硬化患者更重(P<0.05);HP+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以胃粘膜溃疡为主,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与较HP-肝硬化患者更高(P<0.01). 结论:HP感染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该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根除Hp可能降低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其他文献
介绍了肝脏炎症的定义和病因肝脏炎症的定义:肝脏因病毒、药物、酒精或代谢异常引起的炎症改变。广义肝脏炎症实际上包括几乎所有肝病。
在前期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PPT中介绍了对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指南中明确了乙肝肝硬化需要抗病毒治疗,并且对抗病毒药物做了推荐,AASLD、EASL、APASL指南中推荐的首选抗病毒治疗药物ETV,中国指南推荐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似物的药物,有效性、耐药发生率和安全性是选择药物的三大因素.
介绍一例患者,中医:肝热病(湿热内蕴)。西医:酒精性肝硬化;不明原因发热(UFO),内毒素血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清热利湿。清开灵静滴,鸡布茵颗粒口服,甘露消毒丹加减。中药离子导入等。西医:支持治疗、对症治疗、护肝治疗。先后使用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硫脒、头孢他啶等抗生素。但治疗无效。仍然每天发热,T最高达41.0℃。病情日益加重,自动出院。
本文介绍了中草药肝损伤国内外现状分析,中草药肝损伤诊疗新标准研究,中草药肝损伤风险防控新策略,中草药肝损伤的影响原因分析等内容。
22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根据药物毒性分类,无毒为上品、有毒为中品、多毒为下品.中医的"七情""十八反十九畏""君、臣、佐、使"等配伍理论和药材炮制经验都同减少ADR有关.我国对中药ADR认识有很大提高"纯中药无毒,没有不良反应"之类的错误认识基本得到纠正.
本文介绍了药物性肝病损伤概述,药物性肝损伤机制、分型、临床表现,药物性肝病损伤的治疗,双环醇片治疗DILI的临床研究等内容。
目的:了解门诊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中医证候积分、辨证分型情况,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应用调查问卷对416例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中医症候积分进行调查.结果: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最高分为91.27,最低为40.47,平均分±标准差为70.14±6.63;中医证候积分最高分50分,最低分4分,平均分±标准差14.60±1.99.结论: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与中医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CD4+CD28-及CD4+CD25+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67例AI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基础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4例在基础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清化方(由泽泻、生黄芪、草决明、赤芍、荷叶组成),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外周血CD4+CD28-及CD4+CD25+T细胞群的比例,ELIS
目的:分析比较HBV相关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及HBV相关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发生远端转移的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建立远端转移的早期风险预警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初次确诊为HBV相关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182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发生远端转移的患者80例,采集患者临床信息,将患者年龄、性别、癌栓部位、生化指标采用SPS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外显子49位点、启动子1661位点及172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青岛地区人群乙肝肝癌的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来自青岛地区人群肝癌患者98例、非肝癌乙肝病毒感染者185例、健康对照者205例CTLA-4基因型分布.结果:①以健康人群为对照CTLA-4外显子49位点及启动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