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株葡萄球菌对白藜芦醇的抗性研究

来源 :第四届华北三省两市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天津市2007年检验医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79株临床分离的病原性葡萄球菌(20株MSSA,27株MRSA和32株CONS)进行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并比较其抑菌效果。结果:白藜芦醇对MSSA、MRSA及CONS的MIC90分别为0.512,0.512和0.256 mg·ml-1。结论:白藜芦醇对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且对MRSA和MSSA抑菌效果无差别,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抑菌效果优于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及IL-1β、IL-4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BK)、模型对照组(MK)、柳氮磺吡啶组(LK)、中药高剂量组(GK)、中药低剂量组(DK);光镜下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表现及并进行病变分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IL-1β、IL-4含量。结果
目的: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10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中药泄浊解毒方低、高剂量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放射免疫法测定IL-10。结果:泄浊解毒方可明显升高CD8+含量,降低CD4+的水平,使CD4+/CD8+的比值保
目的: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机组成“泄浊升清,解毒祛瘀”之泄浊解毒方,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κB-α、IL-8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BG)、模型组(MG)、柳氮磺胺吡啶组(SG)、泄浊解毒方小剂量组(LG)、泄浊解毒方大剂量组(HG)5组。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κB-α蛋白水平的表达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体系的精华之一。从脾胃学说理论的提出,至发展形成系统的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将《内经》确立的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制定了一系列辨证纲要和治法方药,奠定了脾胃学说的临床诊治基础,为后世脾胃学说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伤寒杂病论》中,自始至终渗透着护胃气、存津液的思想。确立了脾胃病的基本治则,即以健脾顾胃为本。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一次性预给药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脏血流量和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230g±10g)麻醉后,用3/0缝合线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解除结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测定缺血前和再灌注60min时心脏表面的血流量。在再灌注90min后,用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塞面积;用原位凋亡细胞(TUNEL)染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与普罗布考联用对实验性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响。方法:设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普罗布考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联用治疗组,进行急性心肌缺血、常压耐缺氧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与乳酸脱氧酶的测定。结果:复方丹参滴丸与普罗布考联用能改善冠脉循环、增加心肌耐缺氧能力和减轻缺血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普罗布考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其单独用药。
目的:探讨复方丹渗滴丸对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室性早搏的疗效及相关心电图变化。方法:按照随机方法将70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用复方丹渗滴丸10粒/次,口服每日3次,心绞痛发作时加用一次舌下含服10粒。对照组34例用地奥心血康,每次0.2g,每日3次,两组病例均用药8周。两组病例心绞痛缓解症状疗效和心电图改善疗效,按全国疗效标准评定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CSDP)预防高原心肌低氧症(HAMH)效果与作用机理。方法:平原医学体检正常者进入海拔5000m高原的施工群体617人,随机分为CSDP服药组(186人)和对照组(431人),观察6个月期间,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及H2S血清浓度检测。另设雄性Wistar大鼠CSDP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只,在同一海拔饲养20 d后处死做病理常规形态学及Hitachi-50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地塞米松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疗效。方法:对初次进入海拔3800m的385例健康人群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200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地塞米松口服进行预防,对照组(B组)185例给予对照剂口服。结果:采用军标GJB1098-91标准,对两组发病情况进行判断,结果A组急性高原发应发病率为26.00%,B组发病率为61.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意义(X2=48.29,P
近年来,有关中老年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LOH)因起了医学界的关注,关于它的诊断、中西医治疗等方面探讨较多,而实验室检测较少、有关蒙古族男性LOH的报道则更较少,为此,作者收集、观察了71例蒙古族LOH血清中睾酮(T)、游离睾酮(f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并与同龄蒙古族男性对照组数据进行对照,并探讨其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