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稻壳为原材料的SiC晶须及颗粒的碳热还原制备

来源 :2014创新驱动加快丽水生态工业发展——新材料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稻壳为原材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SiC晶须及SiC颗粒.研究了碳热还原反应温度、碳化稻壳的颗粒尺寸以及堆积密度等因素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对碳化稻壳进行研钵研磨粉碎的中等尺寸条件下,随碳热还原反应温度从1450℃增加至1550℃,产物中SiC晶须的含量增加,并且SiC晶须的直径均匀性、平均直径及长度都逐渐增加.在1550℃经6小时碳热还原反应,生成的SiC晶须的平均直径为200 nm左右,长数十微米.而在碳化稻壳粉末未进行任何研磨处理的较大尺寸条件下,在1550℃经6h碳热还原反应后产物中SiC含量减少.而碳化稻壳经球磨粉碎成较小的颗粒尺寸后,产物中几乎不含SiC晶须,只生成SiC颗粒.过大或过小的碳化稻壳颗粒尺寸均不利于SiC晶须的生长.经研钵研磨的稻壳粉末压成片后再进行碳热还原反应,预制件较大孔隙处也有较多的SiC晶须生成,但其SiC晶须的长度较前面直接由碳化稻壳粉末碳热还原反应获得的SiC晶须略短,且晶须直径的分布范围较大.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阐述国产成套毛纺新设备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分析国内外毛纺细纱机的主要特点的对比,并重点介绍同和TH588J型毛纺集聚纺细纱机的主要特点,以及发展的前景.
ISPERO自动络筒机是青岛纺机在消化和吸收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和利用国际先进的机械和电气技术,制定新的工艺流程和逻辑关系,自主开发研制而成的新一代智能型自动
本文介绍了蒙阴县立足“兔业三农”工作思路,坚持用生态化,产业化,品牌化理念,发展可持续长毛兔业,坚持发展长毛兔业走进农村、贴近农民、促进农民增收,以长毛兔业发展解决“三农”
笔者介绍了“环锭嵌入式复合纺”技术浮浅的认知,对“半精纺”使用该技术并以此推动高效、短流程的前纺系统再创新可行性研究和新型短纤维前纺纺纱系统设备选择配置的技术分析
本文介绍了青岛纺机毛绒及半精纺梳理设备;青岛纺机NOVO倍捻机在半精纺中的应用;和半精纺生产工艺的探讨。并对青岛纺机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青岛纺机集中展出了基于全数字化控
采用低温交联型免烫整理剂对纯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添加有机硅树脂,水洗后织物表观平整度可达到3.5级或以上,与不添加相比,撕破强力保留率提高20%左右,同时对其他物理机械性能
选取阳离子型及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与自制防水剂WR-1同浴整理锦纶织物,研究同浴整理对防水、防油、抗静电整理效果的影响.发现阳离子抗静电剂DM-3722、WX-680A与防水剂WR-1相容
为在少影响织造效率的前提下提高PVA浆料退除率,选择两种类型的PVA浆料PVA1788、PVA1799对比了它们的溶解性能及其它外观性能,同时研究了这两种浆料浆纱后纱线的各项性能指标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离心球墨铸铁管生产和应用的情况,介绍了离心球墨铸铁管生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状况,总结指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离心球墨铸铁管的生产技术、产量和质量得到
简介了复合材料多形态化概念;通过性能与价格信息比较方法,分析了汽车轻量化所需复合材料的形态;提出了复合材料多形态化与汽车次承力和主承力结构件的轻量化需求的关联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