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下分型及近期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vi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镜下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结合病理染色结果研究其病理过程。按照镜下分型治疗策略指导手术,与既往未分型时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 以根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入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200例,镜下观察并记录椎间盘的变化及其与神经根的关系,根据不同情况分类,统计各型所占比例。根据镜下分型指导治疗,术前、术后随访时采用VAS评估疼痛程度,用JOA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手术安全性,与既往未分型时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其他文献
目的: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 SOST)是一种骨细胞分泌的蛋白,它主要通过抑制Wnt通路来调节骨生成。然而,SOST在软骨中的作用存在争议。最近一篇研究表明SOST敲除的小鼠骨关节炎造模后软骨损伤加重,但是另一篇研究发现全身性抑制SOST可以减轻关节炎症性的破坏。所以为了更好的理解SOST在软骨中的作用,我们通过对SOST高表和敲除的小鼠进行骨关节炎造模来评估软骨损伤。
Background: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neurotomy (PRN) is a neurosurgical technique for chronic cervical zygapophyseal joint (Z-joint) pain.However, cervical PRN is not universally successful.The fail
目的 评价采用安全环锯技术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共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其中85例获得2年随访。术后第二天复查腰椎MRI及CT以评估减压的充分性。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随访、评估症状的缓解结果。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controlled release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and neurotrophin-3 (NT-3) from collagen gel on rat neural stem cells (NSCs). With three groups
[目的] 探讨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TLIF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我科2014 年6月至2015年6月腰间盘突出症100例患者采用TLIF 手术治疗,随机采用 Wiltse 手术入路和后正中手术入路两种方法进行,得到随访90例,其中Wiltse 手入路46例,后正中入路44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天肌酸激酶(CK),术前、术后3 个月及终访VAS 评分
会议
目的 探讨非止血带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安置引流与否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67例符合纳入条件的膝骨关节炎的患者按照计算机编号随机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由同一医疗组医师实施手术,静脉复合麻醉,用膝前方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植入的假体采用骨水泥固定,非引流组直接缝合切口;引流组则在手术结束前于关节腔内放置硅胶引流管,外接引流袋后缝合切口;所有患者术中全程均不安置止血带。两组患者分别于关节置换前1
目的:卵巢切除的小鼠模型已被广泛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研究.但是,对于C57BL/6小鼠是否适合作为此类疾病的模型存在争议.C57BL/6雌性小鼠选择手术的年龄文献跨度很大,4周到30周都有.所以更好的比较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品系小鼠对卵巢切除手术的敏感和有效性有助于小鼠卵巢模型的建立.
Background:Antifibrinolytic agents such as tranexamic acid (TXA), epsilon aminocaproic acid (EACA), and aprotinin are widely used to reduce bleeding and the need for transfusion in cardiac, orthopaedi
目的 探讨髋臼后柱骨折内固定手术中螺钉置入的安全范围.方法 取10具骨盆标本,定髋臼最上缘为P点,髋臼最下缘为Q点,坐骨大切迹为M点,坐骨棘中点为N点(如图1),取经PQ、MN中点且与髋臼后壁垂直的平面为参考平面,在参考平面及与参考平面平行且相距10mm的平面上测量,作与髋臼后壁垂直的髋臼关节面的切线,并标记该切线与髋臼后壁交点在髋臼后壁上的位置O,定测量平面上髋臼后柱最外点为A,最内点为B(如图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清创术后使用内固定或外固定植骨的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内固定与外固定在骨髓炎清创术后植骨的优缺点,为术前手术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51例自体骨移植的胫骨慢性骨髓炎清创术后骨缺损患者,行内外固定术,自体骨取自双侧髂前上棘。 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因胫骨骨缺损及顽固性骨不连在我科行骨移植手术。所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