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闭孔疝的临床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l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闭孔疝的多层螺旋(Multi-slice MSCT)CT表现,以提高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2016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3例闭孔疝患者的MSCT表现,重点观察闭孔疝发生的位置、形态、密度和内容物,另外观察有无肠梗阻的表现,肠腔积气或积液并扩张,以小肠增粗≥3cm,结肠≥6cm为诊断标准,当出现以下征象时,如肠壁环性对称性增厚,且肠壁分层,肠系膜增厚伴肠系膜密度增高,肠系膜血管增粗或腹水、肠壁积气等,提示绞窄性肠梗阻。结果3例闭孔疝均为老年女性患者,年龄偏大,临床表现不典型,MSCT表现疝囊位于耻骨上支闭孔沟内,闭孔外肌与耻骨肌之间或闭孔外肌上、中束之间,疝内容物均为小肠,呈结节状软组织密度改变和囊状低密度,同时3例均有肠梗阻表现。结论MSCT是诊断闭孔疝的可靠方法,对消瘦的、原因不明的肠梗阻的老年女性患者,全腹部CT检查应作为一个主要的检查。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手术后疼痛,单一药物和方法无法达到最佳效果,多模式镇痛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镇痛观念。阐述了术后疼痛的机制、影响术后疼痛的一些因素。并说明术后镇痛在术后治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观察自控静脉镇痛泵在骨科患者术后持续镇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成人胫腓骨骨折中应用弹性钉固定腓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23例成人胫腓骨骨折病例应用弹性钉固定腓骨,髓内钉或钢板固定胫骨。入选病例为成人胫腓骨骨折,若腓骨骨折线距踝关节面8cm内或腓骨颈骨折则排除。本组病例男19例,女4例,年龄21-59岁,平均41岁。
目的: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相关措施提高肩关节镜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术后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满意度。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手术室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采取护理干预相关措施:如对患者既往病史、病情充分了解,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了解其具体情况,并向其讲述手术、麻醉方案,相关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在术前禁饮食、排便,完善各项相关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3年12月-2015年5月期间入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区脊柱外科的2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
Copper(Cu)in its metallic form has gained great interest for its excellent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Several studies have reported on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such Cu-containing materials but our u
目的:研究分析椎管内肿瘤的脊柱磁共振T2像矢状位成像,在肿瘤矢状位相邻远近端的蛛网膜下腔"拖尾征"的出现,对硬膜下肿瘤的髓内、髓外的定位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至2014年间,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椎管内肿瘤的全部13例手术病例(男性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8岁)。
[目的]分析距骨颈骨折Hawkins分型中的Ⅱ及Ⅲ骨折的手术方式,包括手术的入路及固定的方式,提高距骨颈骨折治疗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到2014年的距骨颈骨折采用内踝截骨及空心钉固定的15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25-60岁,平均45岁,无失访。
目的:1.小剂量对比剂预实验技术在下肢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可行性;2.探讨各种下肢动脉病变的CTA诊断价值. 方法:将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病变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例患者两组均参加),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8例,采用示踪法技术(Bolustracking),进行64层下肢CTA检查;试验组26例,采用预实验注射技术(Test-bolus),即先进行2次小剂量团注预实验法(对比剂均
目的 探讨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研究价值. 方法 对5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85个结节)行小视野多b值DWI序列扫描,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采用单指数模型拟合ADCStandard,采用双指数模型拟合ADCSlow、ADCFast、f,采用拉伸指数模型拟合DDC、α,比较各参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有无差异,诊断效能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并分析两组扩散参数(AD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与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MDCT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60例直肠癌与5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资料及MDCT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AMM中,肿瘤形态呈蕈伞形肿块4例,肠壁环形增厚1例,2例有周围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约2.2cm,CT平扫密度均匀,以均匀性中度及明显强化为主,5例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肠梗阻征象.60例直肠癌中,肿瘤呈环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