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加格达奇东部早白垩世花岗类岩石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o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早白垩世的碱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分析和研究.从岩石特征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来看,碱长花岗岩与花岗斑岩一致性非常明显,花岗斑岩应是碱长花岗岩的浅部表现.
其他文献
独居石为一种副变质岩中的常见副矿物,由于其具有很高的U-Th-Pb体系封闭温度和对流体及变质温压条件的敏感性,使其可以记录多期造I I过程中丰富的年代学信息。电子探针独居石原位化学定年方法使得年代学信息与岩石中矿物学信息及变质反应相联系,从而得到不同时期岩石记录的P-T-t轨迹。
阿尔泰造山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之间,属西伯利亚板块南缘部分,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对阐明中亚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尔泰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不同的学者存在争议.本次研究以阿尔泰造山带东锡勒克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由于未发现生物化石,众多学者依据区域对比,对其成岩时代作出多种推断,却缺少同位素测年数据,导致对其形成时代和归属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次运用
本文在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及南侧,原划归太古代变质杂岩、奥陶纪-志留纪火山-沉积地层中鉴别出一套石炭纪(少量二叠纪)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它的发现无疑为研究该地区晚古生代地壳增长、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本文选择新林地区战备村岩体和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作为研究对象,二者在空间上紧密相伴出现.战备村岩体发育于火山盆地中部,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分布于战备村岩体旁侧,它们在空间上呈NE向产出,具有相互依存的空间环境.
大兴安岭地区广泛发育中生代火山岩,是北方造山带规模最大的中生代火山岩带,前人针对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工作,但由于植被覆盖严重,接触关系多被覆盖,地层归属及形成时代为研究的重点和争论的焦点.周其林等将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分为塔木兰沟组、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龙江组、光华组和甘河组.满克头鄂博组作为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涌现出一批高精度锆石U-
在洋陆转换作用和过程中,TTG岩可以表征洋俯冲环境,证明洋俯冲作用的存在,是洋陆转换最最重要的岩石学记录.索伦山缝合带与其南侧华北板块北缘的固阳均出露英云闪长岩.索伦山缝合带被认为是古亚洲洋闭合,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最终对接的位置,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地肯定.由于古亚洲洋板块俯冲于华北板块之下,在索伦山缝合带形成大洋岛弧英云闪长岩;而华北板块北缘固阳地区,距离索伦山缝合带130km±5km处,形成
资源县附近越城岭岩体U-Pb的加权平均年龄为引7.6±2.OMa,是加里东期晚志留世花岗岩岩浆活动的产物:为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体分异演化程度很高,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总体呈典型的略向右倾的海鸥型,具有重熔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其中主体产生于同碰撞构造环境。
本文选取越城岭岩基北部的印支期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岩性样品进行LA-ICP-MS错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
太原西山桃花沟侧畔砂岩中,集群发育一组低角度张节理.通过流域地貌解析、地质调查、剖面编录、图切剖面制作、采样磨片、显微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剖析了这组节理的形态变化特征.宏观上,这组节理集中近水平发育于流域沟谷侧畔厚层砂岩层表面1-5m范围内,垂直沟谷剖面方向上的节理密度由外向内逐渐减小,平行沟谷剖面方向上的节理密度随高程增加而逐渐降低.微观上,平行节理面上石英的破碎线密度几乎不变,在垂直节理面方向
通过稀释法、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合区域地层、岩石特征的对比,确定了满洲里地区晚古生代变质岩的存在,成岩年龄也对应有三组,分别是378±3.8ma、295.6±7.2ma、2.40~260ma.该研究成果,对重塑本地区,乃至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的地壳运动、构造演化、沉积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