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师培训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科技馆北京市科普教师培训班活动为例

来源 :第四、五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科技馆资源开展科普教师培训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有效发挥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推进馆校结合、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新途径,本文以中国科技馆北京市科普教师培训班活动为例,从活动对象、主题、内容、形式、资源等几方面对此类科普教师培训活动进行了阐述。同时针对活动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和"云"和"大数据"等概念随着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空前深刻的影响。本文站在普通观众和博物馆的角度总结"大
会议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博物馆的展览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参观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交互变得简单容易,这使得场馆展示的时空更加拓展,展示的内容更加深入,展示的手
  本文分别阐述了科技场馆教育项目、学校教育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特性。并以湖南省科技馆的教育项目"纸的那些事"为例,深入分析了怎样做好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的科技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在我国经过了12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但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而建设科技馆的目的是让公众理解科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总结了广西近30 a水稻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指出了当前广西水稻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十二五”广西水稻育种在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的创新、杂交水稻不育系和恢复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方法上还有很多方面不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只有深入
  如何充分利用科技馆优势资源为在校学生服务,馆校之间共同构建科学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实现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可以说是中小学教育发展和科技馆教育发展的共同
  科技馆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与学校传统教育存在着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秀是科技馆为顺应社会非正规教育发展而形成的新兴科普形式。它以展教员与观众
  本文认为科普场馆与学校结合具有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现实意义,提出组建科教辅导员队伍、邀请各学校学生参加馆内活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方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