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维到二维螺旋状超分子配合物的可控自组装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位驱动的有机-金属螺旋体是一类经典的超分子聚集体[1],其设计与合成思路是源于自然界中生物大分子(例如DNA 双螺旋结构)的精确自组装。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能力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能力[1],但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得到的重视和培养程度,远远不足以满足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要求。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所招收的大一本科生,绝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大重点中学,三分之二以上都曾在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过省级一等奖以上的成绩。
会议
会议
在自然界中,用于维持生命各项基本功能的细胞机制是基于小分子的自组装和/或解自组装而完成的。受到大自然的启发,如何将纳米尺度的物质组装成可以精确调控的复杂结构,这对于未来先进材料的设计应用至关重要。
Recently, intriguing phenomena of superconductivity, type-Ⅱ Weyl semimetal or quantum spin Hall states were discovered in metastable 1T-type VIB-group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
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s,NHCs)由于内部独特的性质及电子结构使得其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配体,并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有机金属催化剂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
热电材料的转化效率与其热电优值zT(zT=SZσT/(κL+κe))有关,提高热电优值ZT 主要可以通过调控材料体系的Seebeck 系数、电导率以及热导率实现。
当前的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主要是基于三价稀土离子的化学,而近来低价稀土化学的发展给稀土化学理论提出了重大挑战,也为稀土资源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