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空间立构复合物的制备原理及其在抗肿瘤抗生素领域的应用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综述聚乳酸空间立构复合物的形成原理以及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可以知道由于左旋和右旋聚乳酸之间的相互交联作用,使得所形成的复合物具有更好的热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很好的改善了其单一对映体作为药物载体在稳定性方面的缺陷。同时,由于其稳定的交联互锁结构,使得由立构复合物构成的胶束核更加的稳固,从而使药物的载药量以及释药持续性的以很大程度的改善。再者,其天然的生物相容性与生物降解性,以及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等众多优点使其自然而然成为医药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药物载体。相信随着我国药物制剂技术的成熟,聚乳酸空间立构复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会越来越成熟的。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植物内生真菌被认为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源泉,有大量真菌来源的天然产物被研究,同时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大多数具有生物活性.特别是Hansfordia属的植物内生真菌研究成为关注焦点.从Hansfordia属中得到化合物结构较为新颖,类型非常丰富,大体可分为色酮类、倍半萜类、内脂、异香豆素类等,大多数化合物均显示显著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菌等活性.本研究从四川雅安蒙顶山榆科青檀属青檀
筛选具有上调BMP-2表达活性的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为寻找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提供先导物。结果表明化合物E48406能够明显上调BMP-2的表达,主要通过BMP-Smads信号通路来调控细胞成骨分化,在体外具有促骨形成作用。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致病性耐药性细菌的不断增加,新的病种不断出现,这些都给新抗生素研究带来巨大的挑战.特异生态环境中发现放线菌新种或新属的几率较高,现代基因组研究表明新物种具有合成新化合物的新基因,特异生态环境中的新放线菌种还可能进化出新的代谢途径,特异的功能基因簇,因此从红树林环境分离的新稀有放线菌具有产生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力.通过对菌株烯二炔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基因勘探,筛选到潜在的
以ESKAPE为代表的耐药菌日益猖獗,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世界范围内新型抗菌分子几近枯竭,凸显发现新型抗生素的重要性.近年来,从特殊生境微生物来源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结构新颖、活性优良的抗生素成为微生物药物研发的重要研究方向.PJS是本研究组在对塔克拉玛干沙生植物药用微生物资源勘探过程中,从枯草芽孢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的一个新抗生素,抗菌谱研究表明,其具有强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
壮观链霉菌CPCC200148是从我国浙江杭州土壤中分离并鉴定的一株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一种氨基环醇类抗生素)产生菌,该菌株还产生曲张链菌素(streptovaricin,一种安莎类抗生素).壮观链霉菌具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产生能力.采用微生物化学方法,对壮观链霉菌CPCC200148产生的脂溶性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挖掘,除了曲张链菌素(A、G和C等组分)外,鉴定了间环丙菌素(
链霉菌具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产生能力.在对一株具有非常强的抗革兰阳性菌活性链霉菌Streptomyces sp.CPCC200497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时,发现并鉴定了脂肽类化合物——醌霉素A和C组分等.在此基础上,继续对该菌株所产生的其他脂溶性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该菌株固体发酵培养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高效硅胶板薄层色谱、中低压制备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发现并NMR鉴定
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属黄病毒家族,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发现,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人体内被确认.寨卡病毒在北美地区的爆发蔓延以及越来越多的致畸和神经病学证据引起了世卫组织极大的关注,粗略估计寨卡病毒感染者中20%严重残疾,接近5%的患者死亡,但目前仍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所以发现新的高效低毒抗寨卡病毒药物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通过本研究得到靶
达托霉素已成为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达托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无典型的途径特异性调控基因,暗示其合成调控可能具有独特的机理.筛选和鉴定达托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基因,对于丰富链霉菌次级代谢调控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提高提高达托霉素产量提供重要的候选靶点.本研究以葡萄糖甘酸酶基因gUSA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eo作为报告基因,将其与目标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同时联合转座突变来筛选基因簇转录水平和达托霉素产量
使用Discovery Studio4.5虚拟筛选平台,结合分子对接及Hypogen药效团筛选的方法.对可能的新德里β内酰胺酶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1,NDM-1)抑制剂进行筛选.以期获得作用于NDM-1的新结构类型抑制剂.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基于3D-QSAR的NDM-1抑制剂药效团筛选模型,并通过结合LigandFit分子对接、两种评分函数(-PMF,
杀草菌素F是由链霉菌Streptomyces mobaraensis US-43产生的一个腺嘌呤核苷类的微量化合物.该化合物对哺乳细胞中TNF-α诱导的NF-κB表现出适度的抑制作用,表明该化合物在癌症预防方面具有潜力.这类化合物的结构虽早已确定,但其生物合成途径尚未见报道.金核霉素是杀草菌素F的同系物,它们的母核结构相同,但杀草菌素F比金核霉素多一个PKS和两个甲基化的后修饰.金核霉素的生物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