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霉素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实验动物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诱导小鼠1型糖尿病(T1DM)模型,研究雷帕霉素对T1DM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C57BL/6小鼠按40mg/Kg腹腔注射STZ,连续5天,1周后诱导成T1DM模型鼠,将正常小鼠和T1DM模型鼠按2mg/Kg腹腔注射RAPA,连续两周。监测小鼠血糖,体重、进食量和饮水量的变化;常规病理切片检测RAPA对胰岛炎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胰腺、肾脏、脾和胸腺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LC3、Beelin1、Caspase-3蛋白在以上脏器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RAPA对小鼠脾脏Th1/Th2分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结果:RAPA对正常小鼠一般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影响,而对T1DM小鼠则可使其血糖升高、体重下降、采食和饮水量增加(P<0.05),并加重其胰岛炎程度;正常小鼠注射RAPA前后胰腺、肾脏、脾和胸腺的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而T1DM组小鼠和T1DM注射RAPA组小鼠变化显著,除见到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胞质空泡样变,染色质边集、细胞核固缩等凋亡改变以外,注射RAPA后,T1DM小鼠胰腺腺泡细胞、肾曲小管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等还可见到典型的细胞自噬现象,部分细胞表现为自噬和凋亡双重变化,胰腺超微结构的破坏尤为严重:RAPA可明显增加T1DM小鼠LC3、Beclin1、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对正常和T1DM小鼠RAPA均可明显使小鼠脾Th1细胞减少,Th2细胞增多,并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 结论:RAPA对T1DM具有双向作用,既可通过调控Th1/Th2之间的动态平衡和CD4+CD25+Treg的数量诱导免疫耐受,并引起效应性T细胞的自噬和凋亡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又可通过自噬直接破坏胰岛和其他重要结构,加重T1DM代谢紊乱和并发症,在实际应用时须综合权衡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由人参,银杏和西红花组方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复方中药塞络通及其组分对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影响。方法:大鼠灌胃塞络通及复方各单味提取物7天后制备肝及小肠微粒体.CO还原差示光谱法测定肝微粒体CYP450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微粒体中CYP1A2,CYP2C,CYP2E1,CYP3A和肠微粒体中CYP3A蛋白的表达;体外通过重组人CYP450同工酶
目的:研究鱼腥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共价结合。方法:将14G鱼腥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孵化样品经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放射点数。计算其与蛋白的共价结合量;鱼腥草素修饰人血清白蛋白经链霉蛋白酶水解,采用LC/MC/MC5方法鉴定鱼腥草素各修饰的氨基酸片段的结构。结果:14 C鱼腥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迅速发生共价结合,结合量为18.2,nmol/mgprotein;鱼腥草素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的酶解样品中,发现生
目的:研究猕猴静脉滴注注射用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BSFE)的药动学。 方法:6只猕猴静脉滴注 BSFE 2.5mg/kg,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ELISA)法测定动物的血药浓度,实验数据用DAS 2.0药动程序拟合并计算药动参数。结果:6只猕猴静脉滴注2.5 mg/kg的BSfE,浓度-时间数据经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表明药物消除符合二房室模型。6只猕猴的达峰时间(tmax)均为0.5 h,峰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的药动学特征。方法:SD大鼠一次性灌胃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并运用3P97药动学程序对血药浓度-时间进行拟合。结果:从大鼠血浆中检测到盐酸小檗碱,其药时过程符合-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Ke=0.001±0.0007 min-1 Ka=0.06±0.01 min-1,t1/2ka=28.66±9.86min,t1/2k
采用高效液相正相色谱的手性固定相分离技术对丁苯酞光学异构体进行拆分,在对其左旋体和右旋体在Beagle犬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进行比较的同时,进一步考察了左旋体口服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本试验采用了Chiralcel OD-H色谱柱(250 mm×4.6 mm,L×ID)进行色谱分离;柱温为35℃;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92:8,v/v);流速为O.5 mL·min-1;检测波长为226 nm;内标物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尿中氢化可的松(F)及可的松(E)6β-羟基化代谢率与环孢霉素(CsA)血药浓度剂量比的相关性。方法:105名肾移植病人(80名男性,25名女性)参加了该试验。在试验当天清晨受试者服用环孢霉素前,收集血样和尿样各约5 mL。尿中6βOHF、6β-OHE、F和E的浓度用HPLC-UV法测定。全血中环孢霉素稳态谷浓度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LA)测定。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
目的:考察肝移植受者口服环孢素的群体药动学特征,为实施个体化用药提供新途径。方法:回顾性收集120例肝移植病人全血稳态谷浓度样本1947个,利用NONMEM软件考察一天给药剂量,分析其群体药动学模型,估算参数、个体间变异(intenindividual variability,IIV)、时间效应变异(interoccasionvariability,IOV)和个体内变异,定量考察人口统计学资料、生
目的:应用连续动态的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rugdissolution/absorption simulating system,DDASS)研究黄芩苷原料药及其普通片、缓释片、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等三种固体制剂的体外释放特性。为药物剂型设计研究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连续动态的DDASS和桨法体外释放度实验,对黄芩苷三种不同固体制剂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用S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被认为在研究药物的吸收、代谢和首过效应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对该模型的方法、应用和前景进行综述。
目的:建立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Luc(Luciferase)双标高效表达的人肺癌细胞系和人肝癌细胞系,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裸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和肝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方法: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GFP/Luc双标的SPC-A-1和SMMC-7721细胞系,结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使GFP/Luc双标表达率接近100%,分别接种于裸小鼠肺原位和肝原位,采用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