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来源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对预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复发风险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术前行PET/CT检查的Ⅰ期NSCLC患者,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手术方式、病理特征和是否术后辅助化疗等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 结果:182例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5.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SUVmax(P<0.001)、病理分期(P=0.026)、血管浸润(P=0.027),脏层胸膜浸润(P=0.009)和对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SUVmax是术后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 结论:肿瘤SUVmax可预测Ⅰ期NSCLC术后复发风险,对病理分期相同的患者可根据肿瘤SUVmax可进行风险分层来决定术后随访和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在我国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为312万,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在近30年间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男性增长了37%,女性上升了44.76%,且处于最佳劳动状态的20至60岁者占到40%,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北京地区最新调查结果表明:肿瘤已成为疾病第一大死因.而且90%的恶性肿瘤患者最终都死于转移.对医疗模式的探索已成为当务之急. 美国恶性肿瘤患者五年
目的: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索"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肺系疾病患者的皮肤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以及皮肤反应对贴敷疗效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夏季,在全国三家医院(分别定义为A,B,C三组)共招募2038例慢性肺系疾病患者.每个患者均共接受3次穴位贴敷,每次间隔10天.在每个患者第2次贴敷时由医生询问第1次贴敷的皮肤反应情况,依次类推。1年后复诊,由医生记录贴敷1年内的病情变化,作为疗效
目的:收集心肌梗死临床试验报告的终点指标,分析终点指标选取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CBM、CNKI、PubMed数据库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有关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文献信息填写中文、英文文献调查表;借助频数分布和聚类分析统计方法,分别从文献概况、研究年份、使用频率、主次分布、观察时段、组合规律六个方面统计终点指标的选择和使用情况.结果:(1)文献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AMI)后经穴皮肤电阻值的变化,及不同频率电针内关穴在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对经穴皮肤电阻值的特异性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频针刺组、低频针刺组,除正常组外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术后针刺组按照不同的参数进行治疗,用腧穴电阻探测仪记录经穴皮肤电阻值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内关、天泉的电阻值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频组内
目的:观测大鼠心肌缺血后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及高频或低频电针对其影响的规律.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只穿线不结扎,将18只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成功大鼠平均分在模型组6只、高频治疗组6只和低频治疗组6只.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检测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结果:心肌缺血大鼠的左侧相关经脉“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0
针刺导致穴位局部启动过程的生物学基础一直是针灸机制研究的重点.组胺和腺苷在皮肤受损过程中局部浓度会明显升高.本研究试图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穴位处组胺和腺苷与针刺镇痛效应存在的联系,以及组胺和腺苷局部浓度升高同穴位处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间的关联.同时为探索穴位处肥大细胞在针刺过程中调节局部组胺和腺苷浓度的机制,对肥大细胞膜上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与针刺镇痛效应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针刺过程可以导致大鼠穴位处
本文探讨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基因(DNA polymerase delta catalytic subunit gene 1,POLD1)及其编码蛋白p12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POLD1基因与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关系.研究表明,POLD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其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随乳腺癌临床分期变化;并与ki67相关,提示POLD1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用病理体积作为金标准寻找FLT-PET/CT图像上与病理体积最接近的影像体积,从而获取FLT图像中标准摄取值(SUV)的阈值.入组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之前均未进行任何抗肿瘤治疗,在接受肺叶切除前的1~2天接受FLT-PET/CT扫描.将肿瘤标本按4mm左右的厚度切开,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成组织蜡块,每个蜡块切出5~7μm厚的标本制片,然后进行HE染色。将每层切片上的肿
会议
本文系统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顺铂(PP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一线治疗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培美曲塞"、"吉西他滨"、"顺铂"、"非小细胞肺癌"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2014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2014年),万方数据库(1995-2014年),Pubmed(1995-2014年),同时检索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并收集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