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表面原位生长ZnO纳米棒及其防护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材及其制品长期暴露于室外环境中,因受太阳辐射、雨水淋溶、微生物侵蚀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易产生腐朽、变色等各种问题。纳米氧化锌(ZnO)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和光催化活性因而具有屏蔽紫外线、杀菌等功能,将其负载于木材表面制备多功能性无机纳米/木材复合材料,对于木材功能性改良及高附加值利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磷氮系阻燃剂(MAP、DAP、APP)与硼酸(BA)、硼砂(BX)等复配制备磷-氮-硼(P-N-B)复合阻燃剂,配制成20%的P-N-B阻燃剂水溶液对炭化橡胶木进行加压浸渍处理,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在50 kW·m-2的热辐射功率下评价阻燃炭化橡胶木的燃烧性能。(1)热释放速率(HRR)相比未处理橡胶木显著降低,释热峰明显减弱。
目前,ACQ防腐剂由于其良好的防腐性能,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户外家具的防腐处理工作中。本文针对ACQ处理材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尺寸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利用纳米二氧化硅及石蜡对其进行改性,探究了不同配比的改性溶液对ACQ处理材尺寸稳定性方面的影响。
传统的薄木饰面装饰板大多采用油漆工艺,工序较复杂,表面耐磨性不高,而且往往会出现板面透胶变色、表面裂纹、翘曲、胶层龟裂等问题.本文以薄木饰面板为基材,在其表面上涂饰柔韧性三聚氰胺树脂,经热压后在薄木饰面板表层形成一定厚度的树脂胶膜,从而获得一种免漆的薄木贴面人造板.并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表面装饰工艺中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涂胶量和预固化时间四个因素,对柔韧性三聚氰胺树脂薄木贴面人造板表面粗糙度、附着
选择L9 (34)正交实验表分别设计y-g(杨木高温处理)、y-j(杨木浸渍处理)、y-j-g(杨木浸渍-高温处理)和y-g-j(杨木高温-浸渍处理)4种处理工艺实验方案,以氧指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得出结论:y-j-g改性处理工艺的最优工艺为A3B3C3D2,y-g-j改性处理工艺的最优工艺为A2B2C3D1,y-j改性处理工艺的最优工艺为A3B3,y-g改性处理工艺的最优工艺为C1D1.
为改善染料在人工林杉木木材内的渗透性,本文以H2O2为预处理剂对杉木试材进行预处理,并用质量分数为1.0%的酸性大红3R染液对其进行染色,探讨了预处理温度、时间和H2O2浓度等单因素对试材染透率的影响.
木材,特别是用于户外的木材,常年接受日照特别是紫外线辐射作用,易引起表面颜色褪化、光泽下降、力学强度降低等,导致其装饰性和使用性能逐渐丧失。
可逆温致变色木材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木质功能材料,与普通木质产品相比,它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智能家居材料的新思路,提高了木制产品的附加值,对木材科学领域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一以热敏黑为隐色剂、双酚a为显色剂、十四醇为溶剂,制备可逆温致变色复配物,并测试其热变色性能。二结合微胶囊技术,以复配物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可逆温致变色微胶囊,并测试其热变色性能。三将可逆变
磁性木材实现了磁功能特性与木材之间的良好统一,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复合材料,它不仅继承了木材的天然纹理结构、易于加工、强重比低等优良属性,同时还产生了许多新的特性,如微波吸收、磁性、电磁屏蔽等性能,在制造电磁屏蔽材料、吸音吸波材料、加热板、特种包装等领域的应用有着广阔前景。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水热法将木材浸泡在装有8mL比例为2∶1的FeCl3和CoCl2的1M水溶液的反应釜中然后放入到120℃的烘
作为绿色可持续的生物资源,木材质轻高强、声热传导性低、电绝缘性好、材色佳、纹理美,是理想的室内外建筑和装饰材料。但由于木材具有大量的亲水性基团和丰富的孔隙结构,长期置于潮湿环境下时容易从外界吸收水分,并产生变形开裂、霉变、腐朽、降解等情况,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及应用范围。
仿生复合层状材料即是仿造天然珍珠结构特性,文石晶体与有机基质交替叠层排列,将高强度、高硬度、良好韧性结合在一起.本文通过研究蒸发诱导自组装技术和预先设计基质直接矿化法合成层状材料,将蒙脱土(MMT)层片与纳米纤维素(NFC)结合,并添加有机物聚乙烯醇(PVA)进行复合层次有序的层状结构材料.纳米纤维素插入蒙脱土区增加间层距离,蒙脱土片晶和纳米纤维素交替叠放,通过聚乙烯醇的粘结作用有效的黏在一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