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连作障碍初探——对光合作用系统与产量的影响

来源 :第14届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柘参2号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连作试验和大田试验分别研究连作对太子参光合作用系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导致太子参叶绿素含量(SPAD)、叶片净光合速率(Pn)均极显著(p<0.01)下降,其荧光动力学参数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最大荧光(Fm)、kautsky效应最大荧光(Fp)、稳态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_Lss)等指标达显著(p<0.05)水平,可变荧光(Fv)达极显著(p<0.01)水平;连作导致太子参产量下降为水旱轮作条件下的1/3,其根鲜重、分根数均极显著(p<0.01)下降,其根长也显著(p<0.01)下降。研究结果从生理学角度和生物学过程定量验证了太子参连作障碍现象。
其他文献
生态省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建设生态省是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生态农业作为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三大基本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阐述了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养殖业污染、生物入侵等问题,讨论了福建生态省建设战略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并就如何强化生态省建设提出建议和展望。
选择具有典型连作障碍效应的药用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 Libosch.)为试验材料,以正茬地黄为对照,研究连作条件下地黄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变化。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地黄的连作障碍效应起始于苗期,在栽种后60天时,连作引起植株细胞膜质过氧化作用,使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重茬地黄的Pn、Gs和Ci显著的低于对照,而(气孔限制值)LS值33.97%,却显著高于对照,同期重
不同质地类型地黄根区土壤漫提液生物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正茬和重茬地黄生育中前时期的各个浓度根区土壤提取液均对萝卜与莴苣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重茬地黄各个浓度根区土壤提取液对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在这个时期表现也尤为明显,地黄根区粘壤土提取液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抑制作用略高于砂壤土,这与大田生长情况吻合。重茬地黄根区土壤不同生育时期对地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出苗后一个月时,其根区土壤的抑制作用最弱,
土壤呼吸是土壤向大气释放CO2的最大净输出途径,其与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的差值是判断生态系统碳“源或汇”的关键。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在10℃、20℃、30℃三个温度条件下,研究了外源氮输入对柑桔果园土壤呼吸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温度处理下,各施氮处理土壤呼吸速率都表现为培养前期快速下降,培养后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不同施氮处理问土壤呼吸速率以及累积排放量存在差异,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均以施氮100mg/k
利用谐波分析法对漳州市1961-2006年共46 a历年12月各旬日最低气温旬均值(TDX)资料进行数学模拟,寻找漳州市12月各旬低温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漳州市12月上旬TDX遵循以2.0a、2.4a、6.6a、9.2a和23.0a为周期的变化规律,中旬TDX遵循以2.0a、2.6a、2.7a、3.5a、5.8a和7.7a为周期的变化规律,下旬TDX遵循以2.0a、2.2a、2.6a、2.9
分析了思施烟区烤烟硒含量及土壤全硒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恩施烤烟硒含量较高,平均值为(8.37±5.83)mg.kg-1,变幅为0.30mg.kg-1~29.30mg.k-1,烤烟硒含量在不同部位间主要表现为X2F>C3F>B2F,在不同海拔间主要表现为中海拔(800m~1200m)>高海拔(≥1200m)>低海拔(<800m);(2)恩施土壤全硒含量较高,平均值为(2.56±1.64)mg
以秦优九号油菜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模拟酸雨处理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雨pH>4.0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油菜的生长,植株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AsA和GSH)含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均略高于对照(pH6.0)或相当,但差异不明显。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大,植株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抗氧化酶活性
采用叶面喷施Se的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Se及不同的喷施时期对烤烟生长过程中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喷施适量的硒肥有利于促进烤烟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所增加,在喷施硒肥后的短时期内,效果比较明显;(2)在喷施硒肥之后,烤烟叶片
本文概要介绍水利枢纽生态效应的一些前沿动态研究,并结合河流生态功能初步探讨水利枢纽的生态效应。河流的生态功能特殊性带来了水利枢纽的生态效应的特殊性、连续性、累积性和不确定性,最后对水利枢纽的生态效应做了研究展望。
农牧交错带地区脆弱的农村环境限制着农牧业的发展,通过在宁夏盐池县马儿庄村进行农户行为调查,从农户的生产投资,生活消费、从业选择和技术应用方面,分析了马几庄村农户社会经济行为对农村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行为是农民适应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反应,农户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的不合理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恶化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因此,进行农村环境保护,离不开对农户行为动机的认识与研究,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