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MSU-A资料揭示变性台风的热力结构特征

来源 :第四届长三角论坛——气象科技创新与发展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美国NOAA-15极轨气象卫星高分辨率的AMSU探测资料,结合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再分析资料,对2004年Chaba台风变性前后的热力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变性前TC暖核结构呈对称分布,在高存在-强暖心:变性后气旋暖核整体下沉,TC暖心的原对称结构破坏,呈现出倾斜的非对称分布,在高、低层再形成-弱暖心,锋面的斜压特性显著。揭示出TC发生变性实质是热带气旋的消亡和温带气旋的尘成发展两个过程的发生。TC西侧高空干冷空气的入侵下沉,破坏了其发展所需的水汽条件,造成TC对称暖心结构的削弱和损毁。TC残留所在区域。因空气较暖且存在气旋式环流,与两侧高空入侵下沉的干冷空气形成偶极,相交发展形成斜压结构,为温带气旋的生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他文献
针对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需求,以工作流、组件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空间数据库等技术为依托,设计了面向县(市)级国土资源局的基于工作流和GIS的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系统。系统实现了数据的查询、显示、统计、登记发证业务流程定制和宗地出图等功能。系统采用C/S模式开发,具有清晰友好的人机界面,目前已投入试用,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系统
本文给出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基本概念,重点论述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结构体系,它们分别是空间数据标识信,包、区域范围信息、邻接信息、表示信息、数学基础信息、数据集内容信息、质量信息、分发信息、安全信息、联系信息和时间信息,并设计出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组织结构。
本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共用信息平台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总体架构及GIS平台的基本功能,指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像片控制区域网布设是航测外业的难点,本文结合具体例子依次阐述了布网中基线间隔数n的选取、像控区域网的布设及特殊情况下如何进行像控点的布设。最后,本文又阐述了航线连续性的判断,这对于跨障碍物区(如水域)两侧结合布网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将日常测绘的地形图有效地转入Geodatabase,有效维护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现势性是本文探讨的问题,分析了常规转换方法的弊端,结合生产需要,总结出实际工作中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分析了Geolord-AT自动空中三角测量软件在加密传统扫描航片和数码航片时的异同点,对相同软件的使用者和软件的改进具有借鉴作用。
本文利用1961年-2006年秋季降水资料对江苏近五十多年秋季旱涝进行年代际分析,分析表明,近十几年来江苏秋季干旱明显,尤其自1995年起的十多年里坐大多数年份江苏秋季降水都出现持续偏少。秋季干旱化的趋势明显加重。加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秋季气温持续偏高,燕发量偏大,使得秋季干旱进一步加重。秋旱己经埘江苏的农业和经济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江苏秋季严重干旱的大尺度环流形势背景,并与历年出现的旱、
利用全国1958~2004年的日降水资料和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的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量及降水日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对1980~2004年期间与1958~1979年期间平均的中国东部夏季总降水日数之差的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夏季总降水日数增加,其他地区的复季总降水日数均减少,东北地区降水日数减少最多。从不同等级降水对总降水量的贡献分析来看,东北地区雨量略减少主要
本文运用Lempel-Ziv基于符号动力学途径计算其复杂度的方法,通过计算分析苏北沿海水温和气温变化的相对复杂度得出:水温变化的相对复杂度要明显大于气温变化的相对复杂度,这种差异可能是人工开发港口所造成的。
对1919~2006年同登陆或影响浙江省的热带气旋灾情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选取有完整记录的81例热带气旋概况及灾情资料,引入台风灾情指数G和灾害损失率S的概念对台风灾害等级进行客观定链划分,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热带气旋路径、致灾因子(雨量、风力、潮汛)和灾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台风灾情评估特别是灾前评估提供有价值的评估方法和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