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R类调节蛋白MrtR在植物细菌天山根瘤菌群体感应中的作用

来源 :第十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暨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许多种类的细菌中均发现了LuxR/LuxI类型的群体感应调控系统,其中LuxR是一种调节蛋白,对LuxI合成自体诱导物(AI,autoinducer)起着正调控作用.运用检测菌株JZA1在中慢生型天山根瘤菌(Mesorhizobium tianshanense)培养上清中检测到了高活性的自体诱导物.通过建库筛选后,测序比对发现存在mrtR/mrtI系统,该系统与LuxR/LuxI有相当的同源性.通过基因重组发现缺失mrtR后菌株不再合成AI,使用lacZ融合表达技术对mrtR进行研究,发现不止是AI合成需要mrtR,同时mrtR的表达也受到AI影响.
其他文献
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是一种联合固氮菌,主要定殖在禾本科植物的根部,部分细菌还可进入到植物的根、茎和叶的内部,同时,该菌能分泌植物激素如吲哚乙酸(IAA),刺激植物生长。本文论述了我们实验室用Tn5转座子法对巴西固氮螺菌进行随即机突变的实验过程,并且得出了相应的结果。
本实验主要采用16srRNA基因和rec A基因这两种进化保守分子对4株苜蓿高效共生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根瘤菌来说,用这两种保守基因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具有较高的相符性,可以考虑用rec A替代16SrDNA建树对大量未知菌株进行快速系统学鉴定.4株苜蓿高效共生菌株中01055、73317、83092菌株在两种系统树当中得到一致性的定位,归属于Sinorhizobium且与S.
生物固氮能力的测定方法通常有乙炔还原法(ARA)、15N同位素稀释法(ID)、15N自然丰度法、非同位素法、AN法、全氮差值法和酰脲估测法等.试验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对接种到燕麦上的联合固氮菌的固氮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的固氮能力N4>O6>O5>W6>W5>C6>O3,原子百分超在1.087%~1.316%,固氮量在2~10 kg/ha;原子百分超小,细菌固氮能力强,固氮
对分离自流沙河流域不同海拔高度土壤中的53株自生固氮菌,进行了数值分类及BOX-PCR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碳、氮源的利用及抗逆性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在82.6%相似水平处,所有供试菌株被分成17个表观群,其中第5和第12表观群最大,分别由9个和14个菌株组成,表明它们是该区域的优势自生固氮菌;BOX-PCR较好的揭示了不同菌株间的差异,供试菌株被划分成10个
山西省石灰性土壤的养分资源特征,曾有缺磷少氮钾有余的表述.中低产田比例大(占2/3),有机质含量偏低(为1.15%~1.43%),氮肥利用率不高(约30%~35%),NH3挥发严重,仍是目前影响当地农业高产的问题所在.不同的微生物类群参与了土壤氮素的养分循环过程.石灰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生态数量分布以快生型为主,产酸性能有利于在碱性土壤中生存,其活化根际养分效应与固氮效果可能有着同等的重要性,具有深入
本文论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与生物质资源、纤维质资源转化燃料乙醇技术和生物炼制、国内外生物炼制研究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以及纤维资源生物炼制新技术的发展策略和战略目标。
本研究选择了9株分离自菜豆(Phaselous vulgaris)和杭子梢(Campylotropis sp.)与悬钩子土壤杆菌同种的根瘤菌,对它们进行了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植物回接试验、nodA和nifH PCR,试图确定它们的结瘤固氮特性;同时,用这9株菌接种向日葵进行植物致病性试验,从表型上确定这群菌株的土壤杆菌特性.结果表明,这些菌株不能在原宿主上结瘤,虽然宿主为菜豆的3株供试
本实验采用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包括新疆在内的8个省市自治区97株苜蓿根瘤菌对内蒙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进行接种效果初筛、复筛及田间小区试验.采用双层钵法以蛭石为介质,加适量低氮营养液经过高压湿热灭菌处理后,播种表面消毒过的紫花苜蓿种子,初筛所有菌株均以1×108 cfu/种子接种量接种,在光照温室条件下进行培养,用灭菌水浇灌.50天后记录植株健康状况、叶色、株高、地上部干重/鲜重、地下部干重/鲜重、总根瘤
对微生物肥料在热带作物上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作者从地理及历史角度对热带作物生长地区的土壤及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微生物肥料的引入是可能的;对微生物肥料在各种热带作物上的试验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从作用机理角度对微生物肥料在热带作物上的效果进行了解释;由此可以看出:微生物肥料在热带地区的大规模应用是可行的.
采用钾长石为唯一钾源的选择性细菌培养基,从山东部分地区不同类型植物根际土壤样品分离到1159株硅酸盐细菌,并挑选出34株作为供试菌株,对其生物学特性、释钾能力及产IAA和铁载体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具有较显著的释钾能力的占11.67%,45.16%的分离菌株产铁载体和吲哚乙酸或其衍生物.供试菌株抗逆性较强,部分菌株在2%~10%的NaCl浓度及pH 5~10范围内均能生长,同时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