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下的台湾书院教育:以金门复现南宋燕南书院为例

来源 :2017中华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热下的书院文化,打造国学基地,形成文化产业,2016年中国首届国学院院长高峰会所在的尼山圣境,也正营造国学氛围,开发书院文化「修贤」产业.占地35公顷的尼山圣境是山东省文化旅游新亮点,陆续建设、开发「一环五区」,即一环湖主题文化游憩带,儒学圣殿瞻礼区、国际游学营地区、山水书院修贤区、生态农业耕读体验区和国际文化旅居小区,倾力打造具有东方意境的山水修贤度假圣地和复合型文化度假产业综合体.尼山圣境以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为使命,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儒文化主题体验度假体系;二、三期项目还包括贤林书院、仁山书院、全球孔子学院联盟基地、尼山国际艺术中心等.圣境中的尼山书院酒店地处山谷林地,依山而筑,让人进入「田园躬耕、明礼致道、山居见性、围炉论道、草堂修身」之境体验儒家耕读特色和书院气质.漫步在尼山圣境,山林即儒林,发现国学、书院、经典与现代生活结合的无限美好.
其他文献
「一九九二年夏秋返台之际,我脑中还充满着黑格尔式的语汇.但是当双脚在台湾的土地上稍做行走後,法律现实主义的热与尘便迎面吹来.我清楚地了解到,不同的泥土会塑造出不同的意识形式(forms of consciousness),即使是相同的观念,也必须透过不同的表达方式(Darstellungsweise)始能进行沟通.而法律碰巧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当然,本质、理性、思维这些概念在今天似乎已成为了被嘲笑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相传的篇章中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据说就在商汤的盥洗盘上,就刻有这样的誓词来自我勉励.鼓励自身不断地创新,走向创造、自强不息.从中国历史来看,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别的困局与挑战.每个时代的人们,不论是政治人物、学者或社会大众等,也都必须试图因应时代提出的特有难题,励精图治,与时俱进,设法突破既有的困局与难题.在相互团结、共同合作下,走出属於各个时代的发展
这篇文章由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组成.在第一部里,文章叙述了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翻译涵化现象,作者认为,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佛经的翻译者逐渐地在译文中引进了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要素而导致整个宗教的中国化.在第二部里,文章叙述了佛教经义关於认识论的若干思辩;作者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途径)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相(现象)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在第三部里,文章叙述了佛教经义关於本体现象的若干思辨;作者认为,
20世纪艺术潮流的优势主场显然是美国-纽约,更早之时,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艺术潮流的主场大致在欧洲,从欧洲的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隆纳等,转移到了美洲的美国-纽约.而在更为久远的年代,盛唐时期的中国,首都长安的文化艺术,其主场优势恐也是当时其它国家地区所难与相媲美者.而海峡另一端的台湾水墨新潮,自1950、60年代起,则是一直扮演着冲浪先锋的角色,涌起的浪花或许值得做为向前指标的观察参照借镜.世界
在台湾,对于两岸关系的立场,以及相关政策的决定,并非单纯由政治菁英或是政府所操控.相反的,民间力量甚至具有反转政府对两岸既定政策的能力.不仅如此,因为选举力量的驱动,主要政党在追求执政的目的下,对於两岸关系的主张,也必须随着民间对于两岸关系的想像而随时调整.倘若执政的政党在两岸相关的政策上操作不当,甚至有可能影响到选举胜败,也就是持续执政的机会,两岸服贸条例与太阳花学运即为近年来最显着的案例.因此
本文从海峡两岸的角度审视两岸民族共同语名称的异同与统一.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虽然说着同样语言但其名称大陆称“普通话”,台湾称“国语”.本文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提出应将两岸的民族共同语名称进行统一,而统一后的名称为“国语”更准确并适用.现在与1955年时情况大不相同,不必担心将“普通话”改称“国语”后,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本文提出,对统一民族共同语应注意:要正确处理推广国
台湾现代书法的起步较晚,少数前辈书家偶有碰触,并未形成风气.八十年代,墨潮会兴起,颇能一新耳目.个人则有董阳孜、徐永进、杜忠诰等书家勤耕不辍.直到千禧年,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举办第一届「传统与实验书法展」,才正式开启台湾现代书法创作的风气.迄今,已经举办了十届,此书艺双年展,提供了台湾书家交流的平台,透过这个平台激励年轻书家勇於创新彼此观摩学习,其激起的浪花,已然蔚为潮流.台湾现代书法的风气方兴未
香港建设西九文化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习近平主席以行动为表率,这就是文创推广社会责任的最伟大的典范!崑山慧聚寺为台胞第一座庙宇,供奉台湾妈祖;迎宾阵头、神将三太子,阿里山舞蹈等都具台湾特色文化;文化结合教育,民俗文化成为小学趣味教学.加速推动民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建设海峡两岸文化合作示范区,将非遗、文创、青创、国学、演艺、美术、动漫、特教八大中心作为中华文化两岸共同研究的示范基地;发扬民
中华地缘战略文化,开先河于世界两千多年之前春秋战国之际.战国时期苏秦地缘战略文化创新,就构成要素而言,其对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构成和政府特点及其政策之所见既非西方地缘战略家马汉所能及亦非当今世界仅凭技术手段即可轻易超越之.现今在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进程中,对其予以梳理彰显,具有深远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中华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华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茶文化.这种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凝聚东方生活美学的精髓.如今,中国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成为国人自信面对外来多元文化的底气,更成为中国自信面对世界的基石.海峡两岸在茶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可以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