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惩反馈对情绪面孔搜索不对称性的影响

来源 :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85733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面孔搜索不对称性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即通过目标-分心物的视觉搜索范式发现:当负性情绪面孔作为目标物,正性情绪面孔作为背景分心物时,目标面孔的搜索速度更快。已有研究发现奖赏会影响个体动机水平和选择性注意;奖赏和情绪、情绪状态与情绪面孔两两存在交互作用,但目前鲜有研究探讨惩罚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is a widespread mental disorder and it i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ities in emotional/cognitive processing and low reward sensitivity.
述情障碍被视为一种稳定的、高风险的多维人格结构,他们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缺乏描述自我情绪和识别他人的能力、缺乏想象力和外向性思维。简言之,述情障碍的情绪信息加工存在困难。
行为抑制是大脑执行功能的核心成分,对个体的认知活动及行为方式起着调节和监控作用,是心理和行为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有研究提出个体的抑制能力受到奖惩等与动机相关因素的影响。
外部事件的时距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神经表征机制仍不清楚。近来的相关研究均未对任务难度可能造成的干扰进行控制,导致难以确定时距信息在工作记忆中所表现出的分段性是否仅仅与任务难度有关,而非与时距长度有关。
已有研究证实,温暖可以产生水平空间的心理接近,并对与水平空间隐喻相关的情绪产生影响。但温度对垂直空间的心理接近的影响以及对与垂直空间隐喻相关的情绪影响的研究还是较为缺乏。
亲社会意愿的影响因素多年来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提出情景预见对助人意愿的影响会通过情景建构发挥作用,情景建构能力越强,他的助人意愿也会越高。另有研究发现心理理论会通过观点采择促进助人意愿,观点采择能力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使得个体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因此会促进助人意愿,增加助人行为。
数字-空间联结有两个重要现象,一是SNARC 效应,即在奇偶判断任务和大小比较任务中,左手对小数字的反应更快,而右手对大数字的反应更快;另一是MARC 效应,即在奇偶判断任务中,被试左手对奇数反应更快,右手对偶数反应更快。
延迟满足对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延迟满足水平反映为延迟折扣率,较高的延迟折扣率会让个体产生适应不良现象甚至影响身心健康。执行意图是一种通过制定目标,并针对目标给出在特定条件下执行特定行为的认知策略。
空间认知能力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能力之一,而心理旋转测试可以有效预测和评价人类的空间认知能力。大量研究表明空间表象在认知任务中的持续更新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存储与操作密切相关。视觉空间工作记忆训练不但会提高工作记忆能力,还会影响流体智力等高级认知能力。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热议话题。具身语义理论提出,运动动词的语义理解依赖于感知觉皮层的运动表征,即运动知觉和语义加工之间享有共同的神经基础。然而,符号语义理论认为,运动知觉和语义加工的神经基础彼此分离却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