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绒藜属植物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

来源 :2004年中国西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t0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根据在内蒙古地区的野外调查、栽培利用和生态建植试验结果,概述了驼绒藜属植物防风固沙的特征、栽培利用要点和生态建植技术。驼绒藜枝条受到沙埋后,枝条上发育出结瘤,结瘤上发生不定根,以支持枝条继续向上生长。栽培技术中播种和幼苗管理是关键环节。主要应掌握:选择沙壤土质、保证土壤墒情、播深0.5~1 cm,及时除草、密度适宜等。生态建植主要应采用培育当年实生苗移栽技术,以生长期结束、封冻之前为移栽建植最佳时期,定植后要除草管护。
其他文献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的资源。林木的保护是旅游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目前华山景区开发过程中林木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现状和存在实际问题及
遥感和GIS的研究对象都是自然界中的空间实体,GIS作为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有效手段,可为遥感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遥感图像在GIS支持下可得到较高的分类精度。 本文以遥
地质公园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发,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出发,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旅游业发展的现
沙尘暴是强风与下垫面作用的结果。本文对沙尘暴源区、路径区域、沙尘物质、不同产生规律、供给量进行了分析探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在长城以北农牧交错带大
本文在阐述国内外荒漠化研究、防治工作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荒漠化防治研究中的经验。荒漠化综合防治模式普遍没有从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考虑,还未建立在
本文利用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分析了我国北方沙化土地空间分布现状和分布特征,同时对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造成沙化土地不断扩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
本文通过对河龙区间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特征分析,提出:构筑沟道相对稳定的淤地坝系综合开发与高效利用水沙资源,实现黄河减沙和农民增收的模式;兴建黄河干流古贤水利枢纽防洪减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土地沙漠化问题十分突出。防风固沙,恢复植被,遏制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西部经济腾飞的主要任务之一。
本文选择1988年以来ECMWF资料齐全的沙尘暴个例,将其按区域分为全区、西部、中部、中西部以及中东部5类,再按强弱分别分为强和一般2类,建立不同的样本库。根据多年预报经验建
本文使用中央气象台出版的历史天气图资料。对1957-1996年和2001年、2002年发生在我国北方的33次特强沙尘暴过程的天气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探讨了天气系统的热力和动力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