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期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循证决策

来源 :第七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329066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等循证医学方法对Ⅱ期直肠癌患者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的具体措施做出循证决策。对高危的Ⅱ期直肠癌术后给与以5-FU/LV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同时联合辅助放疗,能改善局部控制和延长远期生存。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罗格列酮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侵袭转移及MMP-2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RT-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PAR Y、MMP-2和p38MA
会议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最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
会议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胞外域14袢抗小鼠大肠癌肝转移作用。 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R2(nk-4)转化减毒鼠沙门氏菌株SL326l制备口服DNA疫苗
会议
We present a scheme for remotely preparing a state via the controls of many agents in a network.In thescheme,the agents’ controls are achieved by utilizing qu
大肠癌肝转移极为常见,约20%~4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确诊时就发生同期肝转移,在原发灶治疗后,异时性的肝转移发生率多达50%。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结直肠癌肝转移患
会议
结直肠癌肝转移极为常见,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初诊时即有肝转移,50%-70%最终发生肝转移,20%-v30%的患者肝脏为唯一转移部位。对这类患者的大多数而言,肝转移是主要的致死原因。本文就
如何提高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性切除同时增加保肛的机会,是外科医师不断探讨的热点。近年来,对部分局部晚期的直肠癌,因肿瘤的位置低及侵犯范围大而暂时不能保留肛门的患者,提倡术前
会议
目的分析探讨10年间就诊子宫颈癌患者的人群特征及接受治疗等相关情况的变化趋势,对子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临床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取长治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
背景与目的:依立替康(CPT-11)、草酸铂、氟尿嘧啶(5-FU)和卡培他滨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有效化疗药物。目前对于以5-FU或卡培他滨与草酸铂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晚
会议
目的:观察12周的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方案治疗Ⅲ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入组41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第三周开始给予12周的奥沙利铂联合氟尿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