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内冷凝流动摩擦压降计算的新公式

来源 :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y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内冷凝流动摩擦压降计算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虽然人们对此已做了大量研究,但是一个准确度更高的公式仍是急需的.本文对两相流摩擦压降的计算公式和实验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获得了525组冷凝流动摩擦压降的实验数据,并用它们对归纳的29个计算公式进行了评价,结果最好公式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MARD)为25.2%.基于这些实验数据,本文提出了一个新公式,其MARD仅为19.4%,显著提高了管内冷凝流动摩擦压降的计算准确度.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大功率LED的散热问题,本文以针肋式散热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散热器的对流换热性能.同时依据一定的理论,分析了针肋式散热器的几何因素(肋高、截面、间距等)对其综合换热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为散热器的设计及优化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会议
会议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是一种新概念发动机,本文采用了H2/O2喷注的预爆轰管切向喷注的起爆方式,进行了H2/Air/02组合的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试验.预爆轰管采用高能等离子体点火方式,形成单个成功的爆轰波切向打入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内,但并没有直接形成稳定的旋转爆轰波,从点火到形成稳定的旋转爆轰波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实验结果表明,旋转爆轰波的振荡频率稳定在5.2kHz左右,其传播速度约为1436m/s,
基于纳通道内的二维Poiseuille流,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粗糙纳通道内流体的流动,分析讨论了粗糙表面对纳通道内流体的微观结构和速度分布的影响,并和光滑表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光滑表面,粗糙表面引起的密度振荡的幅度较小,引入了额外的能量损失,减小了界面滑移.另外,增加粗糙高度或减小粗糙间距会降低流体在粗糙界面上的速度滑移.而且,当流体和固体壁面密度相等时,粗糙间距对界面滑移有较大
本文针对燃煤电厂汞排放产生污染与危害的现状,介绍了美国控制燃煤电厂汞排放的商业化脱汞新技术:烟道活性炭喷射技术(ACI).阐述了美国ACI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ACI技术的发展与研究成果,综述了影响ACI技术脱汞效率的参数及其影响规律.
随着IGBT功率模块的广泛应用,其功率循环可靠性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模块的功率循环失效机理,指出铝键合线剥离是模块功率循环失效的原因;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了模块在功率循环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与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模块的应力应变;根据应力应变数值计算结果,分别采用应变能法和应变法等两种疲劳破坏准则预测了键合线疲劳寿命;研究表明,铝键合线根部为模块的疲劳危险区;随着芯片热损耗的增加,芯片结温变化幅度增加,
本文在二维空间上对常压N2/Ar容性耦合等离子体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常压环境下等离子体中的电势分布、电子密度以及离子密度等参数,并着重分析了气压变化对离子能量分布函数(IEDFs)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气压的增加将会导致离子与中性分子以及离子之间在鞘层区域更加剧烈的碰撞,使得离子与电极表面发生碰撞时难以达到较高的能量.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压下均匀稳定的低温非平衡等离子体源的实现及其相关特性方面
运行成本过高是阻碍液体零排放(ZLD)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低温能源(LTE)利用的小温差沸腾传热技术与液体零排放技术相结合,有效降低液体零排放的运行成本,达到低能耗或近零能耗,从而实现了减排和节能的有机结合,为液体零排放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翅片管式换热器是制冷空调领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换热器形式.翅片管式换热器中翅片结构形式和几何尺寸的不同,造成其换热性能和阻力性能上的极大差异.本文以熵产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采用熵产最小方法对空气横掠平直翅片管束换热的翅片管束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