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研究

来源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f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公路工程建设急需解决的安全风险管控这一核心问题,在对高风险公路建设项目施工风险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风险管控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了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风险管控体系:(1)建立了包括监管层、管理层、执行层三级组织架构的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体系,明确了各层级在安全风险管控中的主要职责,形成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其他文献
概述了石化企业安全作业与应急管控现状,分析了当前作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企业安全作业体系与管控流程,深入研究石化企业安全作业与应急管控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作业现场智能化管理系统.系统具备了作业许可管理、智能巡检、智能导航、质量管控、电子档案、应急指挥、地理信息和大屏监控等功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于提高石化企业作业与应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对一起职业性1-溴丙烷中毒事故进行分析,探明发生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出诊断结论,并提出合理的处理建议.结果发生中毒事故脱金车间无整体通风排毒设施,局部工作台有抽气扇和排气扇.采集脱金车间所用的“环保型强力脱金清洗剂”挥发性有机组分定性分析结果:为1-溴丙烷97.1%、无机组分2.9%.测定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为8
目的:统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展现状,了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企业职业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分析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优化和总结机构管理方式和质量控制手段,促进机构强化自身管理,完善技术服务机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方法:通过对全市所有乙级及以下的技术服务机构现场检查的方式,现场抽取检测报告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2015-2016年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数量逐年
目的:分析研究适用于中国的职业健康管理的方式方法.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美国及欧洲部分国家职业健康管理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各国在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中的先进做法和管理经验,针对中国现阶段职业健康的管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中国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为目的,提出可适用于中国职业卫生领域管理的启示与建议.结果:通过对美国及欧洲部分国家职业健康领域文献研究,提出应当紧密围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督管理、针对性开展
疏解非首都功能大背景下,职业病防治工作意义重大。职业性危害因素可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诱发多种神经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多巴胺β-羟化酶是人体内多巴胺系统的重要酶之一,调节体内多巴胺代谢活动。随着近年来对多巴胺β-羟化酶的结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酶催化动力学的研究也备受关注。本论文从多巴胺β-羟化酶结构为基点,探讨多位酶催化动力学在职业卫生领域的潜在应用,以期为未来职业卫生领域的疾病防治研究
本文基于成都市3+N工业空间板块不同功能区,以三圣乡旅游区为例,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灰色关联-模糊评判等方法对其旅游板块的代表三圣乡旅游社区进行调查分析,对研究区的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选取15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安全、一般、不安全3个等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关联分析的方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模糊判断计算三圣乡的安全等级.结合评价结果对影响其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
目的:为全面掌握秸秆炭化工艺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制定科学、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减少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方法:根据生产工艺和主要原辅材料及MSDS等,确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挥发性/扬尘性、使用量等,基于英国COSHH工具箱,找到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卡.结果与结论:建议设计单位对秸秆炭化密闭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设计,建议建设单位按照设备供应商、设计单位和控制卡的要求加强维护、管理
为有效遏制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重特大事故,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科学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保障桥梁工程建设安全。基于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特点和规律,分析公路桥梁工程参建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研究建立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清单和事故隐患清单,提出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构建思路和方法,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研究成果能够反映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特点,有效提升公路桥梁工程安全生产整体
目前职业安全健康专业在华北科技学院已经着手人才培养,经过两年的实践,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学生管理、出国交流等方面均有所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文中结合2015、2016 两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分析,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为该专业在本科专业中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行为安全方法作为一种能够改善一线作业人员安全表现的方法,已经被应用于世界工业安全领域。中国开展行为安全研究的时间较晚,研究多集中在行为安全原理、优势、大致实施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已有行为安全实验的分析总结不够充分,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的讨论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