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脑瘫儿童家长

来源 :第六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fsfsdfsdf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瘫儿童的康复需要康复机构、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参与。家长是最早发现孩子异常,是孩子生活起居的照顾者,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康复治疗中心,治疗师对孩子的治疗时间是有限的,孩子能不能得到充分的训练,更有赖于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并照顾他们起居的家长,家长在孩子的康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着重从脑瘫儿童家长如何接纳孩子、如何运用正确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如何倾听孩子、如何发现孩子的变化、如何理解孩子的需要、如何确定康复目标、如何对孩子表达爱以及如何调节自己情绪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做好脑瘫儿童家长。
其他文献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遭受急性损害后心脏的负荷突然增加使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临床上急性左心衰竭最常见,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急性右心衰竭即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大多数发病以老年患者居多,老年心衰可以是二种或二种以上心脏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种是引起心衰的主要原因,另一种则协同并加重心衰
院外急救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痛苦,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外伤病员多病情复杂多变,死亡率极高,正确的指挥与调度,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与转运,对于提高伤员存活率乃至生命质量及减轻国家和个人的损失都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外伤急救的护理原则,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癫痫持续状态(SE)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癫痫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高热循环衰竭或不可逆的脑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及早诊断和终止发作可挽救患者生命,保护脏器及改善预后。临床结果表明,亚低温治疗采取肛温监测的方法,脑损伤超过7-8h后实施亚低温治疗,其低温保护作用明显减弱,因此,亚低温治疗实施越早对脑保护作用越明显,疗效越好,临床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应视病情而定,一般持续到病情稳定,呼吸状况良好,
目的:对门急诊输液室老年人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各种常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提出对策并观察效果。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后,老年人静脉输液过程顺利,提高了输液质量。结论: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时解决老年人输液中的常见问题,确保老年人输液质量。
在急诊抢救中,多巴胺作为不可缺少的药物之一,为避免和减少多巴胺渗漏发生,并早期发现渗漏,采取改进的做法是:(1)对全科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充分认识多巴胺渗漏的危害性,识别多巴胺渗漏发生时皮肤变化过程,统一湿敷方法及观察标准。(2)提高穿刺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避免反复多次穿刺。(3)提倡使用静脉留置针,合理选择血管,输注多巴胺时选择较粗、大、直的静脉穿刺,避开关节及有病变部位,必要时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利培酮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适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对兴奋躁动、幻觉、幻想、接触被动、拒食等症状效果较为满意。利培酮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抑制,嗜睡和镇静、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等。中毒的死亡率为12%。利培酮中毒临床比较常见,常规药物治疗疗效欠佳,采用血液灌流为有效的手段。血液灌流抢救利培酮中毒的效果分析利培酮中毒症状重,合并症多,死亡率高,没有特效解毒剂,主要是对症治疗和血液净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于药品的合理使用不仅仅局限于药品具有的疾病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本文综述了使用抗生素后常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症状。抗生素不良反应问题的出现,除抗生素本身的因素外,与药物的有效选择、合理应用有重要关系。提出了合理应用抗生素应注意的事项。
目的:观察抑郁症状、认知能力和ADL能力改变,探讨理情行为疗法(REBT)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科和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入组患者zung抑郁状态问卷筛查均>40分),脑卒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抑郁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入组患者分为药物组40例和联合组4
运动想象疗法是近年来应用于神经康复领域的新方法。本文对外周理论、中央理论、镜像神经系统等运动想象的理论模式进行了说明,探讨了运动想象训练方法的可能机制及生理反应,并对运动想象的应用效果及实施方法进行了论述。
翻身运动训练是患儿在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而必经的阶段,异常的翻身模式会影响到患儿良好的功能和姿势的发育。有效的翻身训练不仅能改善自身运动能力还能为下一阶段的运动发育做好充分的准备。本文通过分析痉挛型双瘫患儿翻身特点,找出了异常翻身模式的原因,总结了对其康复训练方法及其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