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GSP管理中药饮片验收环节的因素

来源 :2016年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ingt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企业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GSP)管理中药饮片验收环节的因素.方法:根据GSP分析中药饮片经营企业验收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结果:企业缺乏合格的中药饮片验收员,国家缺乏中药饮片验收的质量标准体系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执行质量标准不规范等因素,影响GSP管理中药饮片验收环节的质量.结论:扩大中药专业高职中职教育规模,对中药饮片验收员任职资质采取适当过渡性政策,逐步完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规范中药饮片经营行为是提高GSP管理中药饮片验收质量可采取的措施.
其他文献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作为中药现代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等中医药职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药制剂、中药炮制技术和中药制剂分析的理论基础,也是今后学生从事中药行业工作必备的技能基础.但由于中药化学的内容抽象复杂,加之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多加琢磨,精巧设计.笔者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未来学生工作需求,以培养"实验思路清晰,技能扎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该课程是高职中药学专业一门必修课,泻下药是该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针对胃肠方面的疾病.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的不规律,便秘等消化系统方面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胃肠方面的疾病也会进一步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比如肛肠疾病、心血管疾病、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因此要给予重视.因此为了
目的:探索合理有效的足疗技能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为学生进入实习和就业阶段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其他临床技能型课程学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录像反馈式教学法、目标式教学法两种方法进行研究,对比录像反馈式教学法和目标式教学法在足疗技能训练中的应用.结果:通过技能考核成绩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75),对比两种教学法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目标式教学法下学生成绩更高,录像反馈式教
传承几千年的中医药教育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会议中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使得中药专业的发展获得巨大机会.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旨在培养合格"职业人".做为职业院校的班主任,通过专业教育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有中药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以专业技能大赛强化班级的专业特色,以专业实践实现学生专业素养形成,建设有专业特色的班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实习安全是实习顺利进行的保障,是首要原则.笔者论述了国家层面学生实习安全相关政策法规,班主任要从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住宿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加强学生实习安全教育.班主任要在学生实习前以及实习过程中利用班会、签署实习安全责任书、到实习单位巡回察看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班级微信群与qq群不定期提
在中药里,药物的用量,对疗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素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之说.关于中药的剂量,一直是医家研究、探讨的热点.对于《滇南本草》中所载药物的用量,不能简单的将其折算为现代计量后直接使用.笔者认为,在不考虑古今药物的物种改变的前提下,书中所载药物用量在当前临床实际运用中,应当考虑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原则.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要求,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相脱节的毛病。根据当前高职高专医学专业的现状,提出"校院合一"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医院流程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设以临床实践为核心的课程,建设校院教学资源库,使其更加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目前实习前技能考核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需要从考核大纲、考核制度、考核方式、反馈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完善,并以我校中医专业多年来实习前技能考核的实践经验,探索更合理完善的实习前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在中医药文化素质教育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升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深远的意义.同时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建设和推广和医学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健康中国"带动健康服务产业,健康服务产业辐射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亟待中药从业人员从"治未病"的思想提升其健康服务能力.本文从国家和广大消费者的迫切需求中,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遵循相关性、比较性、理论性和全面性原则确定了初步确定了中药从业人员健康服务能力评价的3个一级指标(知识、技能、素质)和9个二级指标(中医药基础知识、中药保健营养知识、慢性病防治与养生知识、病患心理学知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