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城市雾霾(霾)天气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来源 :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水·生态·绿色”分会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ffx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5~2012年气象和环保部门观测资料,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气象行业标准和规范,分析了近8年福建沿海城市雾霾(霾)天气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并对比了雾霾和霾的异同点.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城市雾霾天气有以下特点:一是雾霾出现天数较全国平均水平低,污染程度轻,大部分以雾为主.二是区域分布呈现南部>北部>中部,靠近内陆>海湾地区的状态.三是季节变化特征明显,近90%的雾霾天气发生在冬春季节,2~5月为高峰期.四是在平流雾天气背景下,受静稳天气、西南气流及海陆风影响,加上局地污染物的排放是雾霾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沿海城市霾天气的分布规律:一是区域分布差异大,中南部沿海地区霾日数明显多于北部沿海地区.二是冬春季节是霾的高发期,夏秋季节少发.三是近5年,沿海城市霾日数一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12年达到8年来最低值,表明福建沿海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建议在继续重视污染物减排工作的同时,加强区域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依托现有气象与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气象部门与环境部门的合作,深入开展福建沿海城市特殊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下大气复合污染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研究;建立大气污染潜势预报预警和应急防控机制,预防或减轻大范围严重雾霾(霾)天气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以吕梁市医疗卫生园区为例介绍了医疗给排水消防的设计理念,突出洁净手术室的供水可靠性,消防系统大空间如何设置;同时还介绍了排放含有放射性污水应该采取的技术措施。
通辽大剧院给排水系统包括室内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热水系统、排水系统、屋面虹吸雨水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室内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淋灭火系统、冷却防护水幕系统等.本文以通辽大剧院为例,阐述了其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的设计,并对工程设计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处理.
就目前城市公共交通建筑与城市综合体相结合的设计特点进行分析,并以位于成都的两个城市公共交通综合体建筑为工程实例,探讨各产权分区给水排水设备分别设置的问题,停车楼给水排水的设置,消防系统的设置,系统设计参数的选择等.
目前设计中遇到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本文就奥体南区3#地项目的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对于其他民用建筑,超高层民用建筑对给排水和消防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更高,设计者通过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充分理解规范的要求,根据所设计的建筑物的特点不断总结和完善设计技术和方法,达到设计安全、合理和经济的目的。
本文对建筑机电BIM软件的现状做了详细剖析,对机电三维绘图软件莱辅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相关企业选购机电BIM软件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机电三维软件对机电施工能否起到技术指导作用是目前机电三维软件的最大难点。莱辅络将这个功能运用到了极致。当然,莱辅络软件本身仍然存在技术革新的空间。随着该软件的普及,相关产品的升级工作也会加快。但拥有了莱辅络这样的工具,机电设计的三维化将变得简单和高效。
设计咨询单位是建设单位聘用的设计技术管理单位,设计咨询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设计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控制、设计进度控制及设计变更管理.根据建筑给排水专业特点,通过咨询实例介绍建筑给排水设计咨询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及其要点.
本文通过对承重支吊架和抗震支吊架的概念与作用、工作原理、安装形式进行阐述,并通过两种支吊架的安装图示、设置范围、计算方法及实验数据等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承重支吊架与抗震支吊架分属不同系统,各自所承担的任务也不相同,因此在设计时应按照各自相关规范及图集分别进行设置,相互不可替代.
本文就住宅小区管线综合布置的必要性、复杂性、经济性论述;分析了住宅小区管线综合的设计现状;详细介绍了住宅小区管线综合种类和设计依据及布置原则;总结管网综合的设计技巧,包括楼前管线的布置、车库范围内管道布置、化粪池的设置等;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分析在车库的最小覆土厚度的情况下,住宅小区管线综合布置的.
山区河流弯延曲折,坡降大,遇暴雨易引发山洪灾害,给两岸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目前,加大中小河流治理的主要措施是建设堤防护岸和河道清淤疏浚,而忽视了对敏感地区河流河床的保护;本文对建设生态格网拦沙坝保护山区敏感河床进行探索研究,在山区河流上设计建设生态格网拦沙坝用于跌水消能和保护河床是可行的,还可以兼顾灌溉引水。设计时应详细勘察河床地质情况,充分考虑河床坡降对坝基埋深及坝下消能的要求,坝址尽量选
本文利用台风"南玛都"登陆影响福建,莆田下磨溪爆发罕见山洪典型个例自动站雨量观测和雷达估算降水(QPE)资料,通过实地考察、相关分析、FloodArea水动力模型确定山洪沟致灾临界雨量时效和率定水动力模型参数,得到构建流域致灾面雨量长序列.然后采用Poisson-Gumbel联合极值分布函数计算下磨溪T年一遇临界雨量,开展山洪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服务.最后利用率定的水动力模型,模拟相应的T年一遇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