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虚实须慎辨-付元谋教授治疗鼻渊医案一则辨析

来源 :全国第二十五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纲辨证之中的寒热辨证是判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也就是说寒证用温热法治疗,热证用寒凉法治疗,治则迥然不同.而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它反映了疾病过程中人体正气和邪气的盛衰变化及力量对比.邪正斗争是贯穿于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通过辨虚实,可以为治疗的补泻提供基本依据.但在临证中,常常某些症状对正确辨证造成困扰,无法准确辨明虚实寒热,用药方向可能因此而南辕北辙.因此临证之中,必细察症状、结合舌脉,谨慎辨明寒热、虚实。付元谋教授认为,脉诊对于疾病性质的辨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临证尤为重视脉诊。诊脉时,须病患双方泰然处之,医者静心平脉。并在患者自述症状之前进行,以避免对号入坐,更能提高医者诊脉水平。正确辨证寒热虚实,对于处方用药指明方向。只有正确辨明寒热,才能使临床准确施治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只有虚实辨证准确,补泻方能无误,才不致犯“虚虚”,“实实”之诫。
其他文献
湿疹是目前临床上各类人群均可能发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基本病因病机是脾虚肺热、湿热内蕴,笔者拟健脾清肺法治疗50余例,方用麻杏石甘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内服外治相结合,临床取得良效.健脾清肺法治疗湿疹切合临床实际、疗效肯定,简单易行,值得参考使用.
伤寒论首创六经辩证,六经辩证不仅限于外感疾病,对各种内伤杂病皆为临床经方家为乐用,书中113方每方均内含玄机,若能思过半矣,则临床活法圆通,笔者跟师过程中发现其使用经方之灵活心感概叹,其中乌梅丸为笔者最爱玩弄之方.乌梅丸为厥阴病之主方之一,主要用于蛔厥及久利,但根据处方结构进行分析,其具有温清并用、缓肝调脾之功,笔者发现只要抓住其具体病机,则能运用于各种内科杂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本病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其基本病理变化是本虚标实,以正气亏虚为本,以心脉瘀阻为标.正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所言“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
本研究立足名中医经验传承,建立了名中医李赛美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专家系统,并基于偏序理论对李赛美教授诊疗糖尿病的学术经验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以六经辨证为体系,融多种辨证于一体;关注病证主要特征,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方证对应,常多方合用;药随症变,量亦随症变,并巧用药对;重视疏肝调志;标本同治,燥湿清热以治标,健脾补肾以固本.本研究为中医辨治糖尿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主治少阴病兼风寒表证.方中麻黄味甘温,归肺、膀胱经,透邪于皮肤毛孔之外,温通经脉,深入积痰、凝血之中;附子,辛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逐瘀,如《神农本草经读·附子篇》:“气味辛、温,有毒,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破癥瘕、积聚、血瘀,寒湿痿,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细辛,辛温性烈,外散风寒,内
仲景立法治病,有其独特的规律,其方剂配伍严谨,用药精良,有的放矢,这己为历代医家所公认.然而仲景用方亦随证进行辨证加减,并非一成不变.对某些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在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情况下,以经方与有效时方相配,因人因病制方用药,则疗效更为显著.本人在随师应诊过程中,根据黄教授活用四逆散的临床经验及以往病案,整理了病案数例,包括胃脘痛、痛经以及癥瘕。
柴芩温胆汤为临床效方,由温胆汤与小柴胡汤合方化裁而成,用之得当,疗效卓著.本文拟对柴芩温胆汤治疗慢性胃炎的证治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从“痰湿”为本,肝胃同治;方证阐释,明晰源流;合方并用,加减化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实探讨,并列举了临床治验实例,以期对提高临床疗效有所借鉴.
温经汤的重点在温,针对女性体质多寒为病的特点,其次在养血,女性以血为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血虚失养,常致月经不调。温经汤全方温清补消并用,但仍以温经补养为主,以大量温补药为主,少配伍以寒凉药物,使得全方温而不燥,补而易被患者体质接受。
中医认为大脑与脊髓同属于肾藏,依据伤寒气化理论则可归于六经中之少阴.少阴经受邪,浊邪上千脑腑日久是脑瘤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作者认为治疗恶性脑瘤的思路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软坚散结、行气化瘀等思路,还应立足六经气化理论多角度论治.不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控制肿瘤发展,而且治疗得当的前提下部分患者能够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中医临证中所谓“杂病”,一指病种之繁杂,二言病机的复杂.《金匮要略》是现存最早的诊治杂病的专书.在《金匮要略》中,时常可见医圣仲景在杂病诊治过程中对虚实辨治的重视.如《金匮要略》第一篇第一条便开宗明义,以肝病为例,提出肝实证要做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肝虚证则“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杂病时常可见虚实错杂,甚至虚实难辨的情况.此时必剖其病机本质,抓住关键病机,做好虚实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