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地区风土建筑彩画的地域传统研究

来源 :2018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b398322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东地区现存风土建筑的彩绘装饰主要包括两大类,民居建筑的大门檐檩彩绘和寺庙建筑的梁架彩绘.前者主要集中于招远市、莱州市和龙口市滨海地区的传统村落,后者以平度、牟平、龙口、即墨、莱西五市区的7座庙宇为代表.宋《营造法式》中提及的松纹彩绘是这一区域彩绘装饰的重要手法,时代跨度从明末至民国,并可追溯至宋代,形成了极为鲜明流畅的地域风格.与松纹彩绘相结合的搭袱式彩绘和锦纹,有着明显的江南地区彩绘特征;“苏式彩绘”在民居大门檐檩的运用,与北京四合院建筑彩绘的渊源颇深.这些均反映了胶东半岛作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南北交流往来对于其风土建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
其他文献
鼓楼是侗族南部方言区的标志性建筑,中国现代民族体系确立后,作为侗族的身份标识,鼓楼的营造活动仍在持续,但是新建鼓楼的形式及其所表达的意义却发生了变化.本文借鉴文化人类学的“场景”概念,结合有关鼓楼形式的既有研究,分析了湘西南一类密檐屋顶自下而上由正方形屋面转化为正八边形的鼓楼的形态演变过程,以此说明历史上鼓楼形式与使用者认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探讨鼓楼的共时性分布规律,结合唐末至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
本文主要研究唐宋时期广州城市排水设施.广州北靠白云山南面珠江,地形北高南低,河涌大多自北往南排入珠江.唐代通过从西向东平行排列的五条主要河涌,构成梳式的水系格局.南汉时期广州作为都城,建立了湖泊与河道结合的调蓄体系.宋代环城濠涌结合六脉渠,形成贯通全城的水网,是古代广州排水建设的最高峰.本文通过对唐宋时期广州城市排水体系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唐宋广州城市排水营建技术与营建思想.指出唐宋广州的排水设
本文通过对民间铺作做法“斜华头子”与《营造法式》中若干斜构件的分析比对,特别是对“昂桯”概念做了新角度的解读,以此为基础,试对《营造法式》体系的构造做法来源做进一步探析.
作为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蒙古包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它的历史渊源:蒙古包是从狩猎文明时期蒙古高原的半穴居——“额入客”逐渐演变、进化的产物;也不知晓它的谱系脉络:蒙古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以不同的形制和称谓示人,例如蒙古包的前身在南北朝与唐代被称作“百子帐”,其鼻祖——“颈式毡庐”在汉代被称为“穹庐”.所以,蒙古包并不是单由蒙古人发明、创造的住居形式,而是北亚草原民族共同
四川地区丰富的元代木构遗存是研究该地城内乃至南方元代建筑的重要资料,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本文以四川10处元代建筑的外檐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布置形式以及铺作组合进行描述和对比研究,并从铺作组合中提取前檐斗拱形制(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扶壁拱、异形拱、斜拱和角斗的特征,分别就其特殊做法和技术形制的传播进行了一些探讨.
本文通过对18世纪中叶《乾隆京城全图》和20世纪末《宣南鸿雪图志》所绘北京南城五道庙附近街坊建筑肌理的分析,探讨北京南城地区在街巷布局和街坊内院落式建筑布局上的特点和规律,并研究了此地段在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建筑肌理的演变规律.
斜梁构件古已有之,却较早消隐于成熟的抬梁体系之中,天水传统民居中的“斜梁-夯土墙”结构作为其中少数实例沿用至今.本文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与国内现存部分斜梁做法在建构逻辑、形制表达层面上进行对比,以期予之以恰当的评述与定位.
秦汉时期是中国第一次建筑高峰期,厕在此时基本定型,延续后世.文章结合建筑考古材料与出土文献,以秦汉时期民居之厕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筑原型进行考辨.根据建筑特点和与农业结合的方式,将其分为“圂厕”“屏圂”及“屏厕”,随后分析了其建筑构造和与后世的传承关系,以期为之后的建筑史研究提供新思路.
吉林打牲乌拉曾是清朝三分之一贡物的原产地,在这里设立的打牲乌拉衙门曾伴随一代王朝兴衰存亡.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打牲乌拉城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在清朝廷重视风化采取特殊城市治理方法的情况下各类建筑在城中的分布情况,对重要打牲功能建筑的布局进行分析,分析了打牲乌拉衙门不同于其他衙署空间的独特性,并协领衙门、打渔楼、三府的建筑布局进行研究.
广州属于中国岭南区域,气候湿热多雨,市内有珠江自西北向东南蜿蜒经过,水系发达,新中国成立前城区河涌密布交织,百姓把水运当作寻常而重要的交通方式.海幢寺位于珠江南岸,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和珠江北岸的繁华市井隔水相望,环境清幽,其大雄宝殿及塔殿均是清代遗留建筑,雄伟大气,绿色龙纹瓦当彰显不凡,是广州清代木构建筑之瑰宝.本文通过史料分析、实地测绘考察、案例对比等方式梳理了海幢寺的历史演变、分析了海幢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