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精准注射治疗老年复杂性双肩痛两例

来源 :第八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7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281124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肌骨超声影像技术探讨治疗复杂性肩痛的新策略.方法:前来我科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2 例,1 例急性起病,1 例慢性病程,均为双肩痛,既往治疗无效.采用肌骨超声影像对双侧患肩进行诊断,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后在超声引导下予以精准定位注射治疗,注射药物为得宝松(0.5ml)+利多卡因(0.5ml)+生理盐水(3~4ml).治疗前及治疗后即时、治疗后1 周、2 周、3 周、4 周分别予以双侧肩痛的VAS 评分、SPADI 评分和CMS 评分.结果:两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86 岁和84 岁,经肌骨超声影像确诊双侧喙突下滑囊炎和双侧肩峰下滑囊炎为主要病变,一例患者双侧肩峰下撞击征阳性,另一例阴性.肩峰下撞击征阴性患者,注射治疗后即时效应明显,左、右肩痛VAS评分下降(左肩:3 分 vs 8 分;右肩:2 分 vs 7 分)、CMS 疼痛评分上升(左肩:10 分 vs 0 分;右肩:10 分 vs 0 分)、ROM 评分上升(左肩:26 分 vs 18 分;右肩:32 分 vs 22 分).随访至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相比短期效应明显,VAS 评分下降(左肩:2 分 vs 8 分;右肩:1 分 vs 7 分),SPADI评分下降(左肩:12%vs 52%;右肩:8%vs 48%),CMS 评分提高(左肩:81 分 vs 51 分;右肩:89分 vs 55 分).肩峰下撞击征阳性患者,注射治疗后即时效应不明显,左、右肩痛VAS 评分稍下降(左肩:5 分 vs 7 分;右肩:6 分 vs 8 分)、CMS 疼痛评分稍上升(左肩:5 分 vs 0 分;右肩:0 分 vs 0分)、ROM 评分稍改善(左肩:20 分 vs 20 分;右肩:16 分 vs 14 分).随访至治疗后4 周,与治疗前相比短期效应显著,VAS 评分下降(左肩:0 分 vs 7 分;右肩:0 分 vs 8 分),SPADI 评分下降(左肩:5%vs 48%;右肩:6%vs 65%),CMS 评分提高(左肩:98 分 vs 58 分;右肩:96 分 vs 43 分).结论:对老年复杂性双肩痛患者,无论是急性起病还是慢性病程,超声引导下精准注射治疗可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肩峰下撞击征阴性患者注射后即时效应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对听障儿童听觉意识与康复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使用MAIS对112名听障儿童的术前听觉意识分别在信心分、警觉分、意义分和总分进行统计,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听觉能力测试,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信心分所反映的接纳性与术后6个月听觉能力水平相关不显著(P>0.05),
目的:观察康复专科护理及健康指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2015年198例接受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92例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10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急性期卧床及正确卧位姿势训练、上下床转移训练、心理护理、腰椎牵引护理、腰围护理、腰背肌功能锻炼、脊柱保健操文体康复及出院健康指导等康复专科护理方法.
目的:观察激光磁场对脑卒中早期偏瘫性肩痛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脑卒中偏瘫性肩痛患者58例,随机分对照组30例,激光磁场组2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药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超短波、针灸等;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激光磁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激光磁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AM)评价疗效.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术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所致下颌运动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32例脑卒中后下颌运动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综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了肌内效贴扎术.治疗前后均进行下颌静止状态控制能力、下颌向上运动、咬肌肌力和齿间距的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下颌静止状态控制能力、下颌向上运动和齿间距与治疗前比较,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症患者的康复专科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符合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80例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护理干预.两组在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均进行CBS评分、改良Barthel评分、Berg评分和跌倒碰撞发生率调查.结果:实验护理干预组CBS评分、改良Barthel评分、Berg评分和跌倒碰撞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平衡评定量表在早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48例早期脑卒中患者均进行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Berg平衡量表(BBS)、Brunel平衡量表(BB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定.所有患者均评定4次,评定时间分别为入选时、入选1周后、2周后及3周后.用Spearman统计法分析三种平衡量
目的:观察无痛蜂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无痛蜂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和随访期间的HSS量表和中医症候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HSS评分疼痛、功能、活动度及总分、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HSS疼痛评分、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会议
目的:观察肺功能训练器结合声乐训练法的肺康复治疗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肺功能训练器联合声乐训练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2组采用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标准、吸人性肺炎诊断标准和吞咽障碍评估、判定标准进行评定并判断疗效.结论:联合声乐训练法的的肺康复治疗可以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源性头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浮针组(24例)、常规针刺组(24例).常规针刺组取天柱、风池、合谷、太冲、足临泣等;浮针组主要针对斜方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枕下肌群进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扫散,同时结合肌肉抗阻.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共计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头痛程度、颈部功能活动情况,以及两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