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D在不锈钢脱碳中的应用

来源 :2007年中国钢铁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59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介绍了VOD 真空吹氧脱碳装置的脱碳原理,结合宝钢股份不锈钢分公司VOD 装置的生产经验,从几方面对VOD 在不锈钢冶炼脱碳工艺中的应用进行阐述。通过提高真空度、增加底吹氩气的流量、合理设计钢包内衬形状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脱碳效率。经过VOD 的各阶段脱碳工艺的优化,使之能满足降低消耗和生产超低碳不锈钢的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案例推理技术找到了2005 年7 月到2006 年8 月一年多来主要的布料调剂案例,利用这些案例可以分析高炉布料操作的发展变化、经验教训,实现了布料方案自动生成,丰富了专家系统的推理技术。借助于案例推理的结果为专家系统增添了新的规则,使1高炉专家系统控制内容更加丰富。
高炉喷吹燃料与焦炭在回旋区内的燃烧过程同时进行。对回旋区内焦炭燃烧行为的研究是研究喷煤燃烧过程的基础。本文采用商业软件与自编程序相结合,提出了模拟三维回旋区形成及焦炭燃烧过程的方法,模型中考虑了回旋区形成及焦炭燃烧过程的相互影响。运用该方法模拟焦炭的燃烧并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结果是可靠的。进一步运用该方法对高炉回旋区的焦炭反应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不同鼓风速度下的焦炭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用Gleeble-1500 热模拟实验机测定了含微量铌钛低碳FB 钢变形后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 曲线),并对实验钢进行了TMCP 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实验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在冷速5~20℃/s的范围内可获得贝氏体组织。TMCP实验的结果表明,实验钢获得的贝氏体体积分数为10%左右。随着终轧温度及冷却中间温度的升高,采用较快冷速冷却时,铁素体晶粒得到细化,
对两种不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T1 和T2)生产的两种低碳钢产品(S1 和S2)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1 工艺生产的S1 和T2 工艺生产的S2 显微组织都非常均匀。S1 的显微组织由多边形铁素体和少量弥散分布于铁素体晶界上的条棒状碳化物构成,S2 的显微组织则由多边形铁素体和少量片层间距较小的珠光体构成,珠光体中局部碳化物呈颗粒状或短棒状;S1的铁素体晶界较S2圆整,晶粒尺
宝钢厚板厂投产以来,物流一直是困扰生产节奏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船板生产批量小、品种多、会检多等特点,使得物流节奏在交货周期中的影响尤为明显。在宽厚板产品中,船板量占到60%以上,随着现代船厂逐渐要求按“段位”交货,使得船板的生产组织更为复杂,既要考虑船厂按“段位”供货的要求,又要考虑发挥轧机产能、加快中间库和末端库的物流节奏,缩短船板的交货周期。本文从生产计划、生产过程、会检、存储和运输等物流环节分
本文通过MINITAB软件统计分析了分选度、订货量、钢种和生产工序等关键因素对普冷产品投料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分选度、生产工序和钢种等影响显著,优化2030罩式炉、2030连退产线精整工序投料系数,实践结果证实可有效减少合同余材。
本文对武钢的备件仓储管理流程再造进行了介绍。武钢的备件材料仓储管理分分合合,体现不同时期的管理特点,随着产销资讯系统的运行,股份公司规范运作成本及时核算的要求,以及公司成本压力的增加,对集中采购、规范采购、阳光采购的要求,以及为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建立统一供应链的要求及为公司产能扩张腾出宝贵建设用地的要求,都促成了武钢备件材料仓储管理实行流程优化的实践。
本文主要介绍板带酸洗生产线的创新和主要技术,酸洗工艺的改进及控制,用推拉式酸洗线实现连续式生产线的设计要点和关键设备,产品的经济技术指标。
本文基于日本三菱提供的精轧设定模型,系统分析了轧制过程中温度、变形抗力、辊缝、层别划分方式等对带钢头部厚度偏差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AGC(自动厚度控制)投入方式对带钢头部厚度的补偿作用。生产实践效果表明:带钢头部厚度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对中间包开浇、终浇、交换钢水包时浇铸IF 钢铸坯的洁净度和连铸过程拉速变动对铸坯表层试样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开浇、终浇和交换钢水包时均有二次氧化发生,但开浇时的二次氧化程度要严重得多。而连铸中由较高拉速(1.4m/min)向低拉速(0.6m/min)变动时,对结晶器保护渣卷入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降速初期,而随后的降速和低拉速下停止降速对铸坯表层试样夹杂物含量影响不大。当由较低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