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民族性”

来源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ing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突出其"民族性".因此,在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要加强科学民族观教育、民族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
其他文献
本研究运用《大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对Y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调查,比较分析了本科生、研究生对高校教育服务的满意度状况.研究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对高校教育服务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1.本科生不同年级之间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而研究生不同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2.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教育服务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3.研究生对教育服务要求卓越性.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不断出现新的变化,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从高校辅导员队伍基本结构状况研究出发,提出了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配备严重不足、学历结构偏低、职业认同感差等问题,阐述了辅导员自身完善和发展应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丰富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素质,根据自身特点,树立“重点论”思想,走专业化、职业化、
本文阐述了大力发展民办高职教育是必然选择,分析了四川省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政策与期望的矛盾、支持与社会地位(舆论导向、社会认同度)的矛盾,民办院校自身的社会生存竞争力(品牌、规模、效益、再发展、社会形象),经费来源和扩大投入的矛盾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调整政策和兑现政策,解决支持承诺与现实的差距,树立民办院校的正面形象,民办教育体系的完善、实践与探索,准确定位民办院校自身发展等建议。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源泉,在不断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推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日渐成为现代人类精神生活的轴心.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深刻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文化传承创新已经成为高等
教育就其行为来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产品的质量.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看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存在于学校内部的相关要素中,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校相关因素主要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和学校内部环境支持.
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效,提出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实施教师"双进工程"(即教师进入企业实践锻炼,企业骨干进入课堂开展教学),并积极探索和实践教师双进的运行、管理和考核机制,努力实现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富于创新、具有现代化、国际化视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人们的观念中夹杂着许多僵化因素和不适时宜的成分,不能很好地应对新世纪的教育发展需要.存在的主要弊病是:过于看重知识本身、注重形式逻辑、片面强调整体思维,忽略了智力因素和创新思维这一关键环节.本文从知识向思维的转化、不同思维形式间的相互结合、以创新思维为核心三方面,提出了创造性思维是教改的最佳方向选择的论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国现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错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等问题.通过对北美、欧陆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结合地方高校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际,提出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培养合格的西部基层法律职业人才.
本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解构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职业教育,建设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环艺专业课程体系,并在实施这一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川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探索出"2312"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由两个依托、三项训练、一个体系和两项活动组成,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教改项目研究为依托,通过农经辩论赛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利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科研兴趣培养计划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支持农经协会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学术竞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出成果.该模式创新性强,取得了校外专家评价高,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好,学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