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薄膜研究

来源 :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to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硼掺杂金刚石膜的生长。采用热灯丝CVD 法在硅上制备了金刚石薄膜,采用三氧化二硼制备了硼掺杂金刚石膜。利用拉曼光谱分析了硼掺杂金刚石膜的生长情况。发现硼掺杂金刚石膜在硅衬底上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纯金刚石,并且晶粒明显变小。利用掩膜法在本征金刚石薄膜上择性生长掺杂金刚石。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Cu-ZnO-CrO/载体体系做为邻硝基甲苯催化氢化生产邻甲基苯胺的催化剂,显示了很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而且该催化剂成本低,污染小,机械强度高.
本文通过α-AlO载体上以一种特殊的方法嫁接无定形二氧化硅或其他氧化物,既有效地解决了银粒子在使用过程中的迁移、烧结问题,又不会带来嫁接物以及载体表面明显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改变,从而有效地延长了银催化剂在高温下的使用寿命.
本课题以氘标记四氢萘,藉以揭示四氢萘与正二十烷二元体系热反应及催化加氢反应机理,发现供氢剂的作用是通过脱氢封闭烷烃自由基来抑制裂化反应.
本文采用酸性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三氯化铝([bmim]Cl-AlCl)直接催化乙烯齐聚反应,探索获得高活性和支链烃/直链α-烯烃选择性的途径.
TE/TM 模式转换器是集成声光可调谐滤波器(IAOTF)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报道了我们对一种准共线的模式转换器的研究,即利用SiO2 薄膜声波导和光波导之间存在一个角度( o 45 . 0 ),实现对耦合系数的加权,较好地抑制了旁瓣。利用波导模式分析导出薄膜声波导的宽度限制和耦合系数的加权形式,利用模式耦合理论得出了声光模式转换特性,对这种TE/TM模转换器的设计原理进行了详细讨论。在综合考虑旁
本文介绍了微球板电子倍增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自行设计组分的高铅玻璃,用粉末法在立式炉成珠设备制备了玻璃微球,探索了微球板制备过程中玻璃微珠的分级技术、微球板电子倍增器基体成型和烧结工艺、打拿极制作技术等。制备出微球板电子倍增器初级样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指出了微球板电子倍增器研制中的三项关键技术:玻璃微球的制作、分级,坯体的成型与烧结和打拿极制作。文中还给出了微球板电子倍增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光波导短程透镜光路和可调声光偏转机制的平面单片集成多路声光波导光开关,采用声光互作用的耦合波理论分析了正常布拉格衍射过程,提出了开关的设计方案,并确定了开关结构,还分析了这种声光开关的工作过程。对于Y 切LiNbO3 晶体的情况,分析了有关参数的计算过程,得出衍射效率最大时介质需要满足的应变条件。这种1×4 声光波导开关,使用三个相同频率的叉指换能器,器件尺寸较小、可将输入光控制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基于聚合物波导热光效应的1×2 数字光开关(DOS)。将S 弯曲波导型热光可变光衰减器(VOA)与Y 分叉1×2 数字光开关集成,在不增加器件结构的基础上,可大大降低了开关的串扰,并增大Y 分叉角度的范围。由BPM 法模拟表明,对于波长1.55 μm,Y 分叉角度α =0.4o,计算功耗为120mW 时,可实现大于50dB 的串扰,插入损耗小于0.5dB,同时器件具有良好的极化独立
本文对三维集成光分束器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三维集成光分束器件在保持二维集成光学的可靠性和结构稳定性基础上,可以有效扩大单个芯片上的通信信道数,增加集成密度,缓和二维平面结构输入输出困难等问题。本文还报道了一种采用多模干涉自映像原理的三维集成光分束器件的实验实现,该器件可实现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光功率分配,并对该光分束器件在三维集成光学回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本文利用Z 切Ti:LiNbO3 波导制作了2×2 波导型定向耦合器光开关,在实验室条件下制作的开关器件,其中器件主要参数:波导宽度8μm,波导间距6μm,耦合区长度17mm,器件总长度30mm,TE 模开关电压12V 左右,消光比-18dB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