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刀头热压成型用石墨模具

来源 :第二十一届中国超硬材料技术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压烧结是制造金刚石工具的常用方法之一,可根据不同的胎体材料、尺寸精度、应用性能要求等选择机械强度高、致密、高纯度的模压成型和等静压成型超细石墨材料,通过合适的热压烧结成型方法,以提高石墨模具的抗氧化性,降低流料损失,改善热压刀头组织内部元素均匀分布,增加石墨模具的使用频次,降低工业成本.
其他文献
采用绿色碳化硅、黑色碳化硅和碳化硼三种不同的辅助磨料,通过同一配方和生产工艺制成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研究了辅助磨料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碳化硅和黑色碳化硅在增加砂轮强度方面的作用高于碳化硼;碳化硼能提高砂轮的耐磨性和锋利度,可以作为配方设计的参考辅助磨料.
为了在满足预期的加工精度的情况下提高加工效率,建立了一种基于声发射信号的驻留时间计算方法,获得声发射信号与磨削系统时间常数的关系;以此建立砂轮磨削过程中的驻留时间模型,通过加工试验分析驻留时间对磨削加工精度的影响规律,并对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驻留时间有效评价加工质量,为磨削过程加工节拍设计和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
为了改善钻头的性能,将孕镶金刚石钻头胎体结构设计为栅格状,分析了栅格状孕镶金刚石钻头钻进岩层时的碎岩方式,制备了适合利用3D打印技术作为钻头栅格胎体的Inconel718和CoCrMo试样,通过分析不同烧结温度对两种胎体试样的硬度、耐磨性及抗弯强度的影响,确定了两种材料的最优烧结参数,并对其在该烧结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nconel718和CoCrMo均具有较好的抗弯强度,
磨料团聚现象严重,砂轮气孔率低,自锐性差是目前超精磨削金刚石砂轮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运用表面改性,表面包覆法等对改善超细金刚石团聚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采用化学发泡法,浸渍法,高分子网络凝胶法等制备超精磨削砂轮的工艺特点,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使用相同粒度的CBN与刚玉两种砂带,分别对45号钢进行磨削试验,分析并比较了它们的磨削性能.结果表明:CBN砂带磨耗比为210.4,刚玉砂带磨耗比为18.9,CBN砂带耐磨性远远高于刚玉砂带;CBN砂带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要优于刚玉砂带,但两者磨削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相差不大,分另别为0.127μm、0.128μm;CBN砂带磨料出刃高,初始磨削效率高,刚玉砂带树脂结合剂硬度低,磨削60min后基本丧失
以锋利度及寿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金刚石浓度、粒度对φ112mm锯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锯片性能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烧结温度、金刚石粒度、金刚石浓度、保温时间.当烧结温度为930℃,金刚石粒度为35/40,金刚石浓度为12%,保温时间为60min时,φ112mm锯片的性能最佳.
人造金刚石复合片检测磨耗比时用电子天平称量,出现了样品磨损试验后的质量比试验前质量还要大的异常情况,通过研究人造金刚石复合片磁性对电子天平的影响,发现了其磁性对电子天平称重影响的规律,找到了提高电子天平称量稳定性的方法.
传统装片方式对单炉模具的刀头容载量生产效率的限制越来越明显,提高模具周转效率,提高装片速率的要求日益凸显.设计一种新型装片工装,使大刀头容载量模具在装片工序付诸现实,对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优化工人可操作性有着重要意义.
针对金属粉末在机械凸轮式冷压机的成型过程中,经常会有约10%的压坯存在缺角的问题,在对压坯的前后端密实度分析,认为主要是由冷压机的投料方式引起,采用工装设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冲头上设计成凸台的形状,从而大幅降低缺角率.
金刚石刀头尺寸不均匀直接影响焊接外观质量和使用效果,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卡尺人工测量,效率低下、精度不高且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全自动排列刀头、测量厚度及分选方法的装置,并通过实际生产实验证明具有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对提高金刚石圆锯片焊接外观质量和切割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在金刚石刀头焊接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