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e激光对盐胁迫下水稻抗氧活性的影响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03302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He-Ne 激光对盐胁迫下水稻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两种耐盐性不同的水稻作为研究对象,以0.5%的氯化钠进行盐胁迫,He-Ne 激光(辐照计量5 mW·;mm-2,波长632.8nm)进行照射.设置了对照(CK),两个处理组(盐胁迫组、盐胁迫和激光复合处理组),进行了水稻抗氧活性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比较,He-Ne 激光对水稻的盐胁迫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其中对水稻9311 的作用最明显,表现为激光处理提高了水稻幼苗中POD 酶、SOD 酶、CAT 酶的活性和减缓了丙二醛(MDA)含量的增速;同时也说明水稻86 的耐盐性高于9311.因此,He-Ne 激光在一定条件下提高了水稻的抗氧活性,为研究抵抗盐胁迫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星载激光测高仪接收脉冲回波信号的时间重心可以反演激光测距值和目标高度。目前,基于时间重心的反演理论都是面向冰川、海洋和贫瘠山脉等单一模式的线性目标而开展的。然而,对于海岸边界、极地海冰、山地和人文建筑、森林等复杂的多模式目标而言,相关的研究理论则无法适用。因此,研究多模式回波信号的理论模型及其反演方法是拓展星载激光测高仪反演功能的关键。根据多模式目标的空间分布特点,采用倾斜度、区域范围、中心位置和
对二极管侧泵全固态脉冲激光器(DPSL)的温控与散热技术进行改进,有效降低了高脉冲重复频率(50Hz)工作时因泵浦功率大幅增加引起的严重热效应,以及能量下降、不稳定和光束质量恶化等现象,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温控设计方式,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采用增益空间分布设计,对激光介质和泵浦LD 进行分布式降额使用,合理减小介质棒直径、增加长度,实现等效的散热面积增加、泵浦功率密度和热流密度降低,进而减小棒内热效应
本文研究16Mn 钢经过不同温度的高温处理后,材料被制成紧凑拉伸疲劳试验试样,通过疲劳试验获得了材料疲劳断裂的起裂值Ji.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试样断口进行分析,获得了断口表面的三维形貌,用分形理论计算了断口表面的分形维数,对断面的形貌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种材料,受热温度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明显,随着受热温度的提高,材料的起裂值Ji 具有下降趋势,断口表面分形维数也随之变化,起裂值
一般指频率在0.1 THz-10 THz 的电磁波称为太赫兹波.太赫兹波对于大多数非金属及非极性物质具有穿透性,该特性使得太赫兹波成像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太赫兹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获得物体的三维内部结构图,该技术利用一束射线对样品某一截面进行平移旋转扫描,根据射线穿过物体后的强度数值来获得物质对射线衰减系数值的一维投影数据,通过层析重建算法获得重建图像,重建图像是在物体横截面上射线衰减
光致旋转是在光镊对微粒三维操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维角向操控,对介观尺度微粒的全方位观察、操控和精密探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光致旋转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历程。根据所利用的自旋角动量传递法、轨道角动量传递法和线动量传递法等实现光致旋转的不同方法,结合国际最新进展,将各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势及其局限性,为介观尺度微粒的角向操控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InGaAsP-InP/SOI 偏振无关光放大器.该光放大器由基于SOI 平台的偏振差异回路(polarization diversity circuit,PDC)和InGaAsP-InP 增益区组成.偏振差异回路的设计可以使任意偏振态的入射光以相互正交的偏振态正向和反向两次通过增益区,从而消除InGaAsP-InP 增益区的偏振相关增益(polarization depende
脉冲光纤激光器具有输出光束质量好,峰值功率高等优势,易于激发晶体内部的非线性效应,能够将光纤激光的近红外输出波段变换至深紫外和中红外等波段.本文利用我校相干合成课题组自主搭建的中心波长为1064nm,脉宽为650ps 的脉冲光纤激光器泵浦KTP 晶体,实现了高功率超短脉冲对1064nm 激光的单程倍频,输出532nm 激光.并且将脉冲宽度压缩至1ps 后,泵浦激光的峰值功率密度达到24.97GW/
3~5μ m 波段中红外激光在环境监测、医学诊断与治疗、激光光谱测量、自由空间光通信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PPLN 晶体的光学参量振荡器具有体积紧凑、可调谐范围宽、窄线宽、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等优点,成为了目前实现3~5μm 中红外激光输出的重要手段.而非线性晶体与各种光学元件的热效应和自身的光损伤特性,是限制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输出功率的进一步提升的主要瓶颈.本文利用光谱合成技术,基于PPLN
以2mm 厚Ti40 阻燃钛合金为研究对象,分析光纤激光焊焊后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探讨Ti40 激光焊接的工艺特点。结果表明,焊缝均为单相柱状晶且晶粒内部呈片层状,熔合线到焊缝中心晶粒逐渐细化,无明显热影响区。接头中易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通过改变焊接速度能够有效地控制焊缝气孔缺陷,从而提高接头的强度。接头的抗拉强度可达到母材的97%,断口表现为韧性断裂。焊缝硬度略高,母材和热影响区硬度相当。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结合镍基高温合金的材料特性和增材制造工艺特点,对提出的几种激光增量制造内应力控制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提出的几种内应力控制方式如:单点预热应力控制方法、激光表面扫光内应力控制方法、基于环境温度的内应力控制方法及先分区成形再整体连接的内应力控制方法都可有效去除激光增材制造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几种方式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工程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