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赁自行车工作日使用特征分析

来源 :2017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t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山东省某市全天24小时的公共租赁自行车借还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从整体和个体两个方面,系统分析公共租赁自行车在工作日的使用特征.经研究,整体特征方面,自行车使用具有明显的早晚高峰和午高峰,并出现1小时的用车“真空期”;租借点供需矛盾突出,近一半站点需要人工干预;站点车位周转率超过4次,高强度使用站点约占10%.个体特征方面,自行车使用出现“77特征”,全天异地调度车辆超过5000辆;平均每辆车一天的使用时间约100分钟,高强度使用车辆约占10%.全天有20%的注册会员借用了自行车,平均每人借用1.87次;会员借车的主要用途是服务通勤,单次用车时间约15分钟、3.5公里.
其他文献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众多城市面临的城市病.结合青岛市现状分析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一是交通供需失衡,即交通设施的供给能力难以满足交通需求的增长;二是结构失衡,主要是交通设施供给的结构性失衡、交通方式的结构性失衡、交通出行分布的结构性失衡.通过分析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从轨道交通建设、道路系统建设、公交优先制度设计、停车产业化、交通需求管理、交通详细设计等方面提出缓解交通拥堵的思路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小汽车就诊.加之医院排队挂号制度、分级诊疗困难、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匮乏等问题,使得就医需求过度集中在大型综合医院,高峰时段医院内外交通拥堵现象严重.针对综合医院内部及其周边普遍存在的交通组织混乱、道路拥堵问题,在结合医院内部建筑布置、内外交通组织、医院就诊交通流特性及周边道路交通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医院高峰时期周边交通拥堵现象内在机理.根据以人为本
为有效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以深圳为例结合当前交通安全形势和问题,在国内提出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容错设计与管理技术框架及实施途径探讨,涵盖了速度管理、道路环境容错设计与管理、事故应急救援管理、事故隐患点分析与预警管理、车路协同安全管理、主动交通安全机制六个方面,旨在安全性和机动性之间建立一种更好适应城市道路使用者自身弱点的交通系统,目标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及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伤害,保障人的生命安全
传统的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通常是是以交通事故统计为基础,但是由于事故的生成特点和事故统计管理缺陷,影响交通安全评价的可信度水平.因此,交通冲突技术作为非事故统计的评价方法是最直接的手段.以十字交叉口和T型交叉口,这两大城市典型平面交叉口的机动车与机动车的冲突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机-机冲突24小时分布规律掌握交通冲突时空分布特性,提出用冲突区域来代替传统意义上抽象的冲突点的方法研究交通冲突空间分布
道路交通流特性研究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前提,特别是速度、流量关系模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传统的速度—流量模型未考虑实际道路车流混合行驶的特性,实际上以公共汽车为首的大车型对道路交通流运行影响较为严重.以公共汽车占路段交通流比例为出发点,提出不同大车混入率情况下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差异.通过实测数据样本,在不同大车比例情况下,对社会车辆速度和公共汽车速度进行回归分析,建立速度,饱和度,比例模型,量化大车型对交
交通事故多是多个车辆的轨迹在时空上发生重叠造成的对外表现,因此研究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空轨迹分布是着手分析交叉口安全性的最直接方式.从微观的角度出发,研究每一辆机动车经过交叉口时的运行特征基于转向车辆的穿越点、穿越时间等参数构建微观模型,对转向交通流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交叉口作为路网的最重要节点,其交通运行状态至关重要,运行受阻极易成为路段的瓶颈.研究信号交叉口短时交通流预测,可以为交通管理控制及诱导提供决策服务.以交通流量、时间占有率为交叉口短时交通流预测对象,研究基于K近邻思想的非参数回归模型,并用粒子群算法建立组合模型.结果发现,基于K近邻思想的非参数回归模型用于交叉口短时交通流预测时比时间序列模型效果好,组合模型则更为优胜.
结合经典算法以及交通工程学者的实际调查结果,将速度、流量和占有率作为判别交通状态的特征指标,并作为状态判别算法的输入数据.通过对传统FCM算法进行深入地研究,考虑其挑选初始聚类中心的随机性以及未充分考虑不同属性数据对象贡献差异的缺点,提出了基于K-means算法和特征权重方法的改进FCM算法,并搭建基于Hadoop集群的实验环境.以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作为实际案例,基于Hadoop平台建立仿真实验,
伴随着城镇化和机动化的迅速发展,很多城市对非机动车交通采取消极政策,出行比例开始萎缩,近年来,随着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加剧,又开始向恢复和提倡绿色出行转变,非机动车交通逐渐得到重视,上海的非机动车交通也经历了“繁荣—衰落—复兴”这一过程.首先简要回顾上海市非机动车交通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非机动车的使用特征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结合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新型共享交通服务不断出现,为出行者提供丰富的可替代出行方式.多方式集成共享出行服务模式基于多种共享交通服务运营模式,集成多方式信息和运营调度,为出行者提供全链条出行计划和服务.这种服务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用户出行的便利性,提升出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整合客流资源、优化多方式运力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收益.总结国内外现有多方式出行服务系统,并构建多方式集成共享出行服务系统框架.基于用户视角,详细设计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