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可溶性因子介导白血病细胞株耐药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mit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的可溶性因子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Jurkat、K562/AO2在细胞毒性药物处理下的保护作用.方法:从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制备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K562、Jurkat、K562/AO2,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株在多柔比星诱导的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Mcl-1、COX-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K562、Jurkat、K562/AO2细胞株的MSC条件培养基组加多柔比星诱导凋亡后,细胞存活率高于只加多柔比星的对照组(P<0.05);加MSC条件培养基后,K562、Jurkat、K562/AO2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出现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MSC条件培养基上调Jurkat、K562及K562/AO2白血病细胞株Bcl-2基因的表达(P<0.05),上调K562/AO2的COX-2基因表达(P<0.05).结论:MSC分泌的可溶性因子抑制多柔比星诱导的细胞凋亡,使白血病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上调白血病细胞株Bcl-2基因的表达,上调K562/AO2的COX-2基因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1)分析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2)建立模型探讨了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方法:(1)分析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TNF-α的变化,(2)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模型,观察TNF-α处理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1.所选取的30例患儿均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所选取的30例患儿均符合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标准,所有30例患儿病原学确诊3例,占10.0%,临床符合诊断2
目的:研究发现钙库调控钙离子内流(SOCE)几乎表达于哺乳动物所有非兴奋细胞,在机体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调节机体各种生理、病理变化,刺激诱导细胞外Ca2+的内流,维持细胞内钙库的平衡,其中构成SOCE重要分子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protein 1 (Orai 1)和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拉莫三嗪(LTG)、卡马西平(CBZ)和苯巴比妥(PB)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SunFireTMC18(4.6mmx250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三乙胺(64.5∶35∶0.5,v/v/v),磷酸调节pH至6.5,流速为1.0ml.min-1,血浆标本经乙酸乙酯-二氯甲烷(75∶25)提取,以布洛芬为内标,在237nm波长下进行检测.结果:在一
目的:探讨宫内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的制作及行为学评价方法.方法:选用孕20天SD孕鼠,随机分为手术组(n=7)和正常组(n=3).手术组结扎孕鼠子宫动脉15分钟,自然分娩,所生小鼠为宫内全脑缺氧缺血损伤模型组小鼠,为实验组;对照组为正常组孕鼠所生小鼠.不同时间点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进行生长发育及神经反射测试、悬吊实验、矿场实验、拒俘反应试验、转棒仪实验及Morris水迷宫等实验,记录各项评分并进行统
目的:分析研究癫痫患儿家长特质应对方式特点,了解癫痫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地对癫痫患儿家长的的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25例癫痫患儿家长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测评,分析癫痫患儿家长的特质应对方式特点.结果:癫痫患儿家长的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分值在性别、不同工作压力上及既往诊断与新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pan><0.05).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
目的:有关长时程增强的研究表明,神经元内Ca2+浓度的高低均与LTP的诱导及维持有关,神经元内Ca2+浓度升高的意义在于使突触囊泡释放的频率和效率增加,突触后神经元Ca2+内流是LTP诱导和维持的触发因素.本研究探索NMDA作用下VPA对海马神经元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培养7天的海马神经元进行神经元鉴定及活性检测,然后分为3组,即对照组、VPA组、阴性对照组,三组均给予0.1 mM NMDA
目的:探讨Rolandic区小棘波分布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分析.方法:118例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中记录到Rolandic区小棘波的患儿分成热性惊厥组、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组、癫痫组、非癫痫性发作组,分析每组Rolandic区小棘波分布情况.结果:118例VEEG记录到Rolandic区小棘波患儿中男62例,女56例,年龄最小3月,最大4岁5月;3月-2岁85例,占72.03%.101例
目的:总结良性婴儿癫痫(benign infantile epilepsy,BIE)的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和预后.方法: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门诊和病房收集良性婴儿癫痫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并随访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本组49例患儿,男21例,女28例;起病年龄3~13个月,中位起病年龄6±2.7个月.部分性发作26例(53.1%),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23例(46.9%),有丛集性发作
目的:应用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免疫荧光技术在石蜡包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切片上同时检测两种抗原的表达,并与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相比较探讨其可行性及优越性,以期用于其他病种的辅助诊断.方法:利用不同发射波长的量子点(525nm、605nm)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复合物(QDs-SA)为基础的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酶组织化学,分别检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表面两种抗原的共
目的:探讨IGF-IR在儿童ALL细胞株Jurkat细胞株表面的表达和定位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单克隆抗体(IGF-IR MAb)对Jurkat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Jurkat细胞用于实验.(1)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Jurkat细胞株表面IGF-IR的表达和定位;(2)CCK-8法测定Jurkat细胞增殖及增殖抑制率;(3)应用10μg/ml的IGF-IR MAb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