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pper nano-rare earth composite materials Application in ammoni

来源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研讨会暨第一届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manufacture,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and cytotoxicity test in vitro of nanocomposites consisting of CuO/CeO2 nano-rare earth composite materials prepared using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aqueous solutions of copper nitrate and cerium nitrate were reported.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ammonia to N2 (NH3-SCO) over a CuO/CeO2 nano-rare earth composite materials in a tubular fixed-bed reactor (TFBR) at temperatures from 423 to 673 K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was elucidated.
其他文献
  近年來染料應用朝多功能性發展,使得染料分子組成日益複雜,在大量製造與使用過程中,染料可能會被釋放到環境中造成污染,故解決染料廢水問題乃重要的研究課題。脫硫渣為一貫作
  醫療廢棄物(屬)感染性有害事業廢棄物,因此,需進行適當的處理(如熱或滅菌處理),以避免對環境造成危害。目前台灣地區醫療廢棄物的妥善處理率幾近100%。但是焚化處理會有空氣
  本论文研究了RDX在葡萄糖、乙醇、乙酸钠等共基质存在条件下的厌氧生物降解性.研究表明:(1) RDX能在厌氧条件下被降解,但是去除效果不是太好.(2)在易降解物质(如葡萄糖、
  土地整理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可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人为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短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耕地
  汞是金矿区域环境特征污染物,为研究自然环境条件下地表土壤大气间汞交换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012年4月22~25日在位于松花江上游的夹皮沟金矿,使用动态通量箱法(dynamic
  由於台灣地區地狹人稠,廢棄物處理方式漸由焚化處理取代掩埋處置,而在焚化過程中產生底渣及飛灰.根據環保署統計,2010年焚化廠所產出之焚化灰渣共有127.5萬公噸,其中底渣
  微生物絮凝剂(MBF)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可使液体中不易沉降的悬浮颗粒、菌体细胞及胶体颗粒等凝聚沉淀的特殊高分子物质,具有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本文研究了剩余污泥好氧
  脱水干化是提高污泥后续处理处置效率的重要预处理手段之一,本研究采用稻草作为高含水率脱水污泥生物干化的调理剂,研究了不同混料比下生物干化体系温度变化规律及干化产物
  本研究以不同天氣型態之觀點探討台灣高屏地區大氣懸浮微粒事件日和非事件日時大氣懸浮微粒與氣象因子的關聯性與差異.由92-97年天氣型態與空氣品質監測站挑選案例並統計
  醫院室內空氣品質的問題逐漸被重視,本研究目的即在探討醫院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變化與環境因素之相關性.本研究調查及採集樣本為台灣中部某醫院14處、以及兩間加護病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