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督学的“望、闻、问、切”

来源 :全国教育督导研究协作会第十八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闵行区不断完善对学校进行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的机制和办法,对加强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办学,提升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健康有序发展,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在实践中感悟到,除按教育测量理论指导下的指标和工具使用外,报告督学若学习“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在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多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法,多方面了解学校情况,再将此“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传递给各分类督学,以此探究学校综合督导的不足之处,肯定会对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起到一定的改进作用。
其他文献
督导回访是督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整个督导过程中的最后环节。督导回访是对督导报告的一次检验,既要看督导报告中肯定的学校亮点是否继续放光,也要看问题与建议是否符合学校实际,更要看学校是否采纳建议。督导回访也是对综合督导的跟踪复查,督导人员到学校去主要观察督导报告所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学校是否采取了改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促进了学校“需求”的解决,真正体现督导的严肃性和为学校提供专业性、技术性指导
本文以浦东新区两所学校的自评工作为例,旨在通过展示学校自评工作机制的构建途径和过程,以期为其他学校构建自评机制提供实践样本。
通过对新一轮学前教育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设计的背景思考,确定了新一轮学前教育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以及框架和内容。指出,遵循浦东新区教育督导室提出的“督导需求”的理念和“简化督导程序,优化督导技术,提升督导效能”的原则,在督导方式上做了一些改进:加强对被督导幼儿园的督前自评指导;指导被督导幼儿园建立文档资料电子平台;加强基于督导需求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半日活动现场观察;改进幼儿发展评价
在第三轮发展性教育督导试行中,某校申报了“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亮点’——生活探究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校的创优点,就评估创优点的五个要素,督导组给予比较高的认可。但在认定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下建议:建立并完善以校长为核心的专业团队;进一步落实“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为中心的自主发展德育模式”;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有所突破。同时指出,在进行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中,督学要
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今后工作重点,努力构建教育督导评价工作新机制。文章介绍了教育督导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对课堂教学督导评价的结果运用和反馈进行了综述。指出,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向各有关方面反馈的目的是总结发扬成功的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功,诊断改进教学中的问题,规范教学行为,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
督导回访制度是使督导成果更进一步充分、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的方式,建立教育督导回访制度是应然的和必然的。文章以笔者五年来的督导回访实践为例,认为督导回访在促进学校发展方面以下两点作用明显:彻底杜绝了督导与学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延伸了督导功能,特别是加强了指导功能,增强了教育督导的效能。指出,督导回访是督导对学校实施发展规划,推进整体发展的一种督促和跟踪,是督导对学校自主发展的一种支持和帮助,也是
上海市徐汇区是发达地区教育发展优势明显的区域,对区域幼儿园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价的科学性和操作性研究,不仅可以在督导评估实践过程中根据区域内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鉴定和反馈,使幼儿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幼儿园的发展目标;而且能够为区域学前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起到导向功能,通过对幼儿园进行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价,可以使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更趋优质,从而满足区域学前教育的发展需求。
如何完善、深化学校办学绩效评估与学校发展性综合督导评估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徐汇教育督导部门进行有效评估的最值得研究内容之一,作为督学,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学校办学绩效评估与学校发展性综合督导之间的关心进行了探讨。指出,两者是相同目标追求下的不同评价方式,完善了督导评估机制;学校绩效评估是发展性综合督导的延伸与拓展,深化督导功能;共同为年度计划和自评提供内容依据,强化学校发展意识。
本文围绕长宁区近十年来长宁区学校评价改革的整体转型历程与实践探索,从认识层面、实践层面进行经验梳理与成果总结,希望本研究在促进长宁教育发展的同时,力图为市乃至全国学校发展性评估活动的深入推进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本文围绕校本评价概念的校本、互动、发展等三个关键内涵要素的诊释,对评价者、评价目的、评价手段、评价关系处理等方面做了实践探讨,旨在促进学校评价真正走向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