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旧集》与桐城诗学

来源 :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_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人论明清两朝东南学术,桐城文学占显赫地位,尤其在清康、乾时代,方苞以古文“义法”倡,刘大櫆主古文“神气说”,姚鼐论文兼重“义理、辞章、考据”,编《古文辞类纂》为教本,于是桐城文学归奉“三祖”,致有“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的说法,究其实质,桐城文学即桐城古文。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因插队从南京回祖籍桐城,时听乡邑遗贤评议历史人物,并非被“经典”化的古文成就,而是耳食口传的歌咏诗才与联语妙技,或有“精选可登《桐旧集》”语。本文拟对《桐旧集》作一介绍,并提出相关的思考,《桐旧集》的 编纂、成书及流传。
其他文献
本文所讨论的敦煌残卷有二:一是编号为ⅡX00285(Ⅰ、Ⅱ、Ⅲ)的俄藏敦煌残片,二是编号为北8531号(字006)的北图藏敦煌残卷。前者原卷照片最早刊布于古列维奇《佛本生变文残片》
我国古代史志目录可以反映文化与学术演变的状况,也可以反映撰者或官方的学术观念。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艺文志》中子部小说家类及相关类目著录书籍
苏舜钦是北宋前期的著名诗人,与梅尧臣并称“苏梅”,堪称其时诗坛上的双子星座。他的散文,成就虽不及诗歌,但在北宋前期也很有影响,然而在学界受到的关注却很不够,多数文学史著作详
“学士大夫束置高阁。不复省视”的韵书《洪武正韵》是明洪武八年(1375)乐韶凤、宋濂等上进的官韵。本文试从明代胡蓝党案、靖难之变等政治性事件解释《洪武正韵》被埋没的过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文学都有一个在民间发展而未被主流文化普遍注意的阶段,在得到注意之后,又有一个主流文化对比较原生态的文学的去取的过程,前者一般湮没在历史尘埃中难以找寻
会议
宋代的提点刑狱司,是宋代路分四大司中废置最频繁的一个司。 笔者经十余年检索文献,撰成《宋代路分长官通考))(巴蜀书社2003年版),用普查文献的方法为宋代路司长官编制了较为详
在中国古代诗文研究中,集部文献无疑是最值得重视的第一手资料。但事实上,当我们从事比较细致的个案研究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有些作品虽然收入别集或总集中,但除了文本本身,集
会议
如果要评价某一文献的价值,仅仅研究该文献本身是不够的,至少还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将该文献置于其产生的时代思潮和价值体系之中,然后再评价它的价值,尤其当该文献是含
会议
介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代的文治可以说是极为突出的。元人撰为《宋史》,即称:“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并非夸张。宋朝鉴于晚唐五代藩镇割
从日本国学者市原亨光所著《徐渤年谱稿略》,《人矢教授小川教授退休纪念中国文学语言学论集》,1974年刊行),得知日本国有内阁文库藏本《石仓全集》,计一百又九卷。在友人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