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志突出城市个性的重要内容

来源 :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区志的编纂是志书编纂中的新事物,其内容也有别于县志,不能完全照搬县志模式.要打造精品区志,就要突出城市个性,根据区情设定篇目,充实内容.城市建设、流动人口、商贸服务业是能够突出城市个性的重要内容,编纂区志时应加以侧重.本文针对区志突出城市个性的三个方面内容进行论述,阐述了区志对这三点内容侧重的重要性及如何侧重的写作方法.
其他文献
校对是提高地方志书质量的重要一环,基于地方志书收录内容广、编纂人员多、编校合一等诸多特点,作者提出校对地方志书时宜采用个人通校、交叉互校、人机互校、重点专校等校对方法及校对技巧,每位校对者都应尽心竭力地去消除地方志书可能存在的疏漏与错误,进而提高地方志书的质量.
志书在篇目设计中,专门在卷首设概述,其功能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某种意义上,概述代表着编纂者的主体意识和认识层次,是志书的“眼睛”,本质上是一种评述体的带有个人写作风格的"文本".概述要有与地情本身气韵相符的"地情之气".概述要总括地情,需要找到一方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之线"地情之线".还要找到"地情之点",通过"节点"才能写好"地情之线".概述中的"评"一是在叙述"地情之线"中表达,用以彰显因果
资料长编是由原始资料向志书过渡的中间环节,有自己的一些明显特点,它比搜集到的原始资料系统化了,同时也提高了资料的可靠性、科学性;长编是资料到志书的过渡桥梁、是修志快中求好的捷径、是志书总纂的合成演习、是审改志稿的可靠依据,因此,应该编好资料长编对在修志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编写资料长编应按照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认真阅读和熟悉已经搜集到的所有资料.第二步,融汇贯通和消化资料.第三步,组织资料,进行编
质量是年鉴编纂的生命线,也是检验年鉴编纂工作成败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对于提高年鉴编纂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当前的年鉴编纂,质量问题仍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必须正视问题,把好框架结构、资料征集、内容记述、编修过程四个关键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资料整理是编撰志书起步阶段的关键,资料搜集的广度、深度直接关系志书的质量,所以志书编辑之始就应高度重视资料工作.可以探讨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搜集材料深入、全面,资料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资料编撰严标准、高质量,以此为志书编撰奠定坚实基础.
地方特色是志书的首要基本特征.如何反映地方特色,是历代方志编纂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志书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以《秦皇岛市志(1979-2002)》编修实践为例,从篇目设置、内容记述、图照选录3个方面,探讨了二轮志书突出地方特色的方式和方法.
卢振川不仅是河北省新方志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而且凭藉其深厚的理论根柢和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加之多年对河北省地方志工作的领导,积累了丰富的修志实践,在修志理论上多有创建.其修志理论与修志实践紧密结合,有些学术观点就是在具体指导志稿评审时提出来的,因此对于修志实践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本文试从卢振川解决修志实践和理论上的具体问题入手,阐明其对新方志理论的建树.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石,是地方志书应记内容.已出版的地方志书很少有家庭教育内容,是志书的缺项.记家庭教育首先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篇目,主要设成长教育、品德教育、文化教育、技能教育、教育方式、重教家庭、家长学校等.搜集资料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局、关工委、妇联、青年团等部门提供、查阅新闻媒体报道过的典型事例和方志办安排社会调查等.
方志馆是进入21世纪后,全国地方志工作系统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经过创新而逐步兴起的一种集方志收藏、展示、开发、利用于一身的公共文化设施.方志馆与旅游有相似的历史关系,两者的发展紧密关联,双方在不同的时期互为条件、互相密切交织,方志馆既是各地史志鉴研究的主要基地,也是旅游资源发挥重要作用交流的窗口,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起到助力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作为旅游城市的方志馆如何发挥其最大的社
一部村志,是一个村庄历史发展与变化的综合反映.透过村志,梳理村庄的发展脉络,从中窥见自然地理的变化,经济物产的消长,人文风尚的传承等等.如何编写好村志,目前尚无系统的理论,编写村志人员的素质水平也参差不齐.通过指导几部村志编写的点滴体会,本文从编写村志的意义、影响因素、把握重点几方面抒以己见,指出要紧密结合村情,做好篇目设计,精心选取资料,提升志书价值,把握个性特征,突出村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