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与孤独感的关系: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ngcj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大学生人格与孤独感的关系,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探讨生命意义在人格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以346名普通高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氏版(CBF-PI-B)、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和UCLA孤独量表中文版来测量大学生人格、生命意义和孤独感,运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层回归分析、Preacher和Hayes的Bootstrap方法探讨大学生人格、生命意义和孤独感的关系。结果:大五人格各维度和生命意义及其各维度与孤独感相关显著,其中神经质和孤独感显著正相关,其余均显著负相关;责任心、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与生命意义及两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但神经质与生命意义及其两维度负性相关不显著。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大五人格对孤独感预测作用显著;在加入了生命意义体验和生命意义寻求后,预测作用仍然显著,神经质、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生命意义体验均显著预测大学生孤独感。中介分析首先探讨了生命意义对大五人格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大五人格除神经质维度以外,在其余各维度与大学生孤独感之间,生命意义均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在8%-15%之间;进一步探讨生命意义两维度的并行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生命意义体验在大五人格责任心和开放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结论:人格、生命意义与大学生孤独感联系紧密,并且是孤独感的有效预测变量;生命意义在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孤独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但中介效应较小,生命意义体验在责任心和开放性与大学生孤独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为今后的细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按照GB/T4789.6-2003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检测本市某次因市政施工损坏供水管道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运用多线性回归法建立了重纬组织的真丝重磅织物的重量与经纬向紧度、组织系数和纬丝捻系数间的回归方程。求出了不同表组织的重纬组织所能达到的实际
陈煜在这次同题中一共给我们寄了4篇文章,虽不是篇篇都如人意,但这种执着却让编辑们感动不已。为了完善这篇文章,陈煜改了两次,里面浸着他的汗水。每个人上生物课都做过实验,但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