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糟渣饲料原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来源 :第四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殖大国,同时也是蛋白饲料原料严重短缺的国家,蛋白饲料原料长期依赖进口.另一方面,我国非常规饲料资源丰富,种类多,每年全国有各类糟渣资源约1.7亿吨,但由于其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不高,或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作为饲料原料使用的只有10%左右,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部分原料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发酵手段进行处理,可以改善该类原料的饲用价值,提高作畜禽饲料的利用效率,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能实现低质加工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主要对发酵糟渣类饲料资源的加工工艺及其在动物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建议开展糟渣类饲料原料资源的调研、检测、评估,建立相应的基础数据库。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微生物发酵饲料菌种库,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发酵蛋白饲料生产工艺,逐步形成成熟的加工体系,实现发酵蛋白原料的标准化生产,制定出相应的产品标准。
其他文献
2011-2014年在黑龙江省设立了66个Nutrient Expert (NE)玉米推荐施肥田间验证试验,以验证NE推荐施肥效果,结果表明,养分专家推荐施肥(OPTE)比农民习惯施肥(FP)和当地推荐施肥
研究华北平原麦玉连作模式下冬小麦最佳施氮量.在河北辛集马庄试验站,从2007年至2012年连续5年采用大田定位试验方法进行研究.试验设不施肥(CK)、磷钾肥处理(P+K)以及在施用
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的有机农业具有“白炽灯效应”,由于有机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的附加值,生产和消费过程建立在产销双方高度信任的基础上,这个信任就是以个人为核心信任范
本文综述了生物饲料标准研究现状、地源性饲料关键技术集成和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应用进展.在生物饲料标准方面,列举了部分现行标准,提出了生物饲料标准化实践与方法,指出了标准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小麦赤霉病在我国呈加重发生态势,年均发病面积超过8 000万亩,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此外,病菌在病麦粒中产生的真菌毒素也严重威胁食
2014-2015年,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在张掖、武威和白银玉米制种基地针对制种玉米主要病害,开展了以农业措施和植物健康护理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结果表
气味结合蛋白作为嗅觉识别中重要的蛋白,对草地螟气味结合蛋白的研究不仅为明确其对寄主识别机制奠定基础,也对草地螟无害化防治策略提供指导意义。在草地螟成虫雌雄触角、足和
甘肃省作为全国三大核心制种基地之一,玉米制种量占全国大田需求量的60%左右,相应的玉米病虫害也是制约玉米制种和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制种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加
本研究通过对病毒阳性片段的回收、载体构建和测序验证,将草莓内标基因和四种草莓蚜传病毒PCR扩增片段导入pLB载体,并制成阳性克隆.转化的质粒栽体可在TOP10菌株中稳定遗传并
发酵液体饲料(Fermented Liquid Feed,FLF)指将水与饲料以1∶1.5~1∶4的比例混合,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后产生的一种低pH的全价液体饲料.发酵液体饲料作为一种新型饲料在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