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入路同时距下及距舟关节融合的临床应用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足踝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23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三关节融合术常被用来矫正复杂后足外翻畸形。作者通过独立内侧入路同时行距下及距舟关节融合矫正后足畸形,通过回顾性病例序列研究,评估独立内侧入路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 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采用独立内侧入路同时行距下及距舟关节融合37例患者,包括胫后肌腱功能不全(PTTD)22例,跗骨联合6例,后足关节退变7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平均年龄46岁(17~69岁)。术后通过影像学及AOFAS踝与后足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 32例获得随访(86%),平均随访29个月(15~51个月)。术后1例出现切口皮缘坏死并浅表感染,多次换药并口服抗生素后获Ⅱ期愈合。术中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踝关节融合手术的疗效,分析踝关节融合术中保留距下关节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踝关节周围病变患者,分析影像学资料、AOFAS后足评分、手术内固定的选择、随访时间、术前与随访终点AOFAS评分和SF-36评分,伤口并发症情况.结果 资料完整者27例,年龄18~72岁,平均53.2岁.行逆置髓内钉胫距跟融合患者17例,螺钉固定行胫距关节融合患者1
目的 探讨(足母)僵硬的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12例(足母)僵硬患者实施Swanson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2例患者系(足母)外翻矫形术后(足母)僵硬,10例系外伤骨折后(足母)僵硬).术前、术后采用影像学测量和功能评估,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足母)趾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无一例患者出现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关节脱位等手术并发症.术前AOFAS评
会议
(足母)外翻是引起前足疼痛和畸形的常见原因,其病因病理尚未明了,通常认为其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发病是外因通过内因作用于足的一个过程。遗传、足结构的异常和一些全身性疾病都是常见的内因。而足部负重和穿尖头高跟鞋等是常见的外部原因。随着畸形的发展,会引起(足母)趾一系列病理改变。认识这些病理变化对(足母)外翻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对(足母)外翻病因病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能有助于对(足
会议
目的 探讨(足母)外翻手术中通过内侧切口松解外侧软组织术式的优缺点及术中技巧。方法 2009年至2011年,126例(足母)外翻手术采用通过内侧切口松解外侧软组织术式,减少一个外侧切口,术中检查松解结果,术后观察是否存在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观察本术式松解效果优良,并发症少,所有患者均能松解彻底,患者术后满意度高。结论 (足母)外翻手术中通过内侧切口松解外侧软组织的术式简单,外观好,松
会议
目的 探讨(足母)外翻手术效果不佳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7月,26例在我院再次手术的(足母)外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女23例,男3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64.3岁.所以患者均经过至少一次手术治疗,且对手术疗效不满意,希望再次手术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造成症状原因包括:转移性跖骨痛9例,(足母)外翻复发8例,骨关节炎3例,跖骨头坏死2例,跖骨骨不连2
会议
目的 揭示(足母)外翻足第1跖骨行(足母)外翻截骨旋转术前术后生物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 基于医用CT,利用医学建模软件及有限元力学分析软件建立足第1跖骨三维有限元模型。重建(足母)外翻足第1跖骨以及截骨旋转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计算机有限元模拟。结果 成功重建(足母)外翻足第2跖骨术前及术后有限元模型。
目的 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母)外翻术后出现压力性跖痛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工具,分析第1跖骨远端在矢状面移位愈合后对前足其他跖骨头下压力的影响.方法 对(足母)外翻术后转移性跖骨痛患足进行CT扫描,利用VTK、Geomagicm Studio 8.0、ANSYS 13.0软件在计算机内构建右足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己建立的(足母)外翻术后转转移性跖痛症患足有限元模型上,模拟第1跖骨截骨远端
目的 确定头端截骨治疗(足母)外翻术后X线最佳测量方法.方法 采用专业影像学测量软件,不同测量者使用6种方法测量同一张X线片;同一测量者使用6种测量方法测量20张不同X线片.计算测量方法两两差值的平均水平及其95%可信区间,进行Bland-Altman分析和一致性评价.A方法是由软件自动生成的轴线,标记点易于确定,受其他因素影响最小,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最好,可以将A方法作为测量的金标准.结果 Bla
目的 探讨(足母)收肌松解术联合关节融合术在严重(足母)外翻畸形矫正的手术治疗及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采用截骨矫形术治疗(足母)外翻患者18例32足,男2例,女16例,年龄55~72岁,平均62岁,病程5~30年,平均16年,患者均表现为双足(足母)外翻,在前足底有硬性胼胝体形成;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改良标准评分,术前AOFAS评分为(32.5±7.2)分,术前
目的 探讨前跖痛病因、简单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及门诊治疗前跖痛患者63例79足,男12例15足,女51例73足,年龄38~79岁,平均62岁,术前根据患者疼痛部位、足横弓、前足应力情况制定手术方案.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同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评分标准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症状大多改善满意,术后半年内无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