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CT对消化道肿瘤转移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鉴别的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y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病灶周围淋巴结能谱CT分析,探讨能谱CT在转移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鉴别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3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分别测量动脉期及门脉期不同性质淋巴结在不同keV下淋巴结CT值、碘物质含量、碘斜率、水物质含量及标准化碘浓度,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 动脉期,在40keV及50keV条件下,转移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CT值分别为209.37±56.26Hu、146.01±37.30Hu,反应性增生淋巴结CT值分别为237.52±54.07Hu、162.76±34.42Hu;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1%、71.4%和87.8%、66.7%.在碘基物质含量及标准化碘浓度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碘物质含量及标准化碘浓度分别为为21.65±6.99mg/ml、0.24±0.06.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碘物质含量及标准化碘浓度分别为25.37±7.01mg/ml、0.18±0.0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0%、54.8%和97.6%、81.0%.门脉期在各keV条件下转移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之间CT值、碘物质含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标准化碘浓度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9%、59.5%.水物质含量在动脉期及门脉期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化碘浓度ROC曲线下面积,在动脉期大于门脉期. 结论 动脉期在低keV(40、50)下可以对转移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进行鉴别;在动脉期和门脉期可通过标准化碘浓度对转移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鉴别,其值分别为0.2065和0.5012.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ROC曲线下面积大,诊断准确性比门脉期高.
其他文献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atypical imaging characteristic of dural sinus malformation in fetuses by ultrasound and MRI.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report a series of four fetuses with dural sinus malform
目的 通过度中心度(DC)分析定位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功能改变的网络节点,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GCA)探讨这些节点之间的因果效应,为阐述T2DM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提供神经影像学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互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受试者和T2DM患者各47名,采集人口学、血生化等数据,采用神经心理学量表对认知功能水平进行评估,通过3.0T MRI采集头部三维结构像和静息态功能
如何获得高质量的冠脉重建图像是判断有无冠脉异常的关键.我院放射科逐渐摸索出一套后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快速浏览心脏轴位原始图像,观察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右冠脉显示情况.利用CT主机的多期相重建和/或心电编辑等现有手段改善上述不利情况.将所有的轴位原始数据传至AW4.4工作站,选择质量较好的一组原始数据进行下一步后处理.激活Tree VR系统,获得心脏三维立体图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剪,使左主
目的 通过观测儿童正常肾动脉CT图像,得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肾动脉正常值。方法 选取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无肾脏及相关疾病的儿童284名,按年龄分为5组,观测肾动脉支数、肾动脉起始位置、肾动脉主干与腹主动脉下夹角、肾动脉起始处内径、副肾动脉数目、副肾动脉起源、副肾动脉入肾部位,并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TESSYS)技术在建立工作通道时上关节突磨削程度对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共396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下同)患者.随访时间2年零2月至2年零6月,平均2年零3月.分别于术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0.4±12.8)岁;对照组 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0.3±12.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意义 (P>0.0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05月我科选择8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对照组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两组患者均由同一位主刀医生实施手术,术后康复护理均由同一位护师执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股骨头坏死类型,术前功能活动度等基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观察研究加速康复外科病房 PDCA 循环护理模式对改善关节置换患者康复锻炼认知度、依从性及康复锻炼效能感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9月-2016年 3月于本院进行关节置换治疗的 1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1)计划阶段P(plan)。首先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锻炼进行初步的制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个人需求,然后根据患者的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102例骨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术后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预防组67例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血栓,每天一次,皮下注射,并监测血小板计数(PL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术后密切观察双下肢肿胀程度、皮肤的颜色、温度,小腿是否疼痛或局部
目的 氨甲环酸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失血量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但最佳给药途径及方法尚未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小剂量氨甲环酸静脉注射结合局部关节腔灌注降低THA术后失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我们共纳入189例行单侧THA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93例,切皮前20分钟给予10mg/kg体重的氨甲环酸静脉滴注,缝合外旋短肌及阔筋膜后给予髋关节周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