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早商文化的推定及相关问题——断代工程结题后的反思(一)

来源 :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56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围绕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而展开的夏文化讨论,本文在“2005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出强调早商文化的推定,是探索夏文化的前提与出发点,并重申了二里头遗址四期文化遗存中,第三、四期遗存是早商文化的意见。
其他文献
本文拟通过对篙山南北龙山时代晚期遗存面貌与性质的重新审视,探索二里头文化的形成机制,并通过对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阶段聚落形态演进趋势的考察,探寻篙山南北
会议
本文从晋南二里头及东下冯类型遗址的分布,二里头类型向晋南的扩张进程及移动路线2个方面讨论二里头文化向晋南扩张的进程及其背景。
本文通过对1995年-2005年夏商城址考古、尤其在都城考古方面取得进展的介绍,探讨了10来夏商都邑考古主要取得的3个方面成绩。
本文谨根据相关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夏禹至太康间的夏代早期各王都城进行了研究探讨。
现今学术界对二里冈文化为最早的商文化几无争议,并多承认分布于豫北冀南地区的下七垣文化为二里冈文化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对二里头文化与下七垣文化及其后继者二
二里头遗址作为夏都,它的毁弃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从公布的考古资料看,尚没有发现二里冈下层早商文化直接叠压或打破二里头夏文化的地层堆积,因此,许多学者将二里头遗址作为夏
本文以考古资料为基础从政治行政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二里头文化中心与边地关系,分析了二里头文化即夏文化的内政外交运作制度模式。
本文拟围绕二里头文化期中原王朝以什么样的方式构成政体内外的空间结构问题,根据现有的有限的考古学材料,从聚落分布的特征、聚落的人文地理条件和聚落的阶层性等几个方面加以
本文通过二里头与堰师商城宫城及陶器组合的简单对比分析,探讨了二里头遗址与堰师商城文化内涵所表现出的夏、商王朝的政权更替与考古学文化演变速度相对滞后现象。
本文从历史文献资料的4个方面入手,通过分析研究夏商之际的“鸣条之战”,探讨了夏商之际的历史、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