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c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目前的主要工作目标,社会科学创新离不开信息资源的基础保障,文章分析了社会科学创新对信息的需求及其特点,针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出建议与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采编工作具体情况和研究院图书馆的工作特点,介绍了当前研究院图书馆具体的工作状况,进而探讨了当今网络时代专业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发展动向.
信息能力是衡量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尤其对于科研人员来讲,信息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图书情报部门不但要担负起用户信息能力培养的工作,而且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资源管理水平,这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发挥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有效途径.
国家图书馆作为全国小语种的藏书基地,印度文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对印地语馆藏建设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今后的采访工作提出了设想与对策.
本文对西藏图书馆现阶段汉文图书藏书情况,以及西藏图书馆现阶段汉文图书的采访方式、采访原则、采访程序等进行了概要性的简述.
文章就图书采访业务能力对获取文献的影响进行了论述.认为采访的业务能力具有两层含义:通常的能力和特定的能力.通常的业务能力之中包含一定的特定业务能力,而特定的业务能力必须以具备通常业务能力为底蕴才能胜任工作.业务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对文献获取的影响.
文章论述了在新形势下采访人员如何竭尽全力,挖掘和探索提高馆藏文献建设质量的多元化运作模式,结合近几年工作的实践,提出了文献采访工作建设的一些见解和改进措施.
文章对书刊国际交换采访管理工作的起源与发展作了阶段性划分,阐述了国家图书馆各个时期交换采访管理工作的方针和特点,研究探讨了新世纪书刊国际交换采访管理工作面临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展望了未来交换采访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文章通过引入知识属性理念,运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观点对图书馆采编工作蕴藏的知识内容行详细分析,明确知识经济环境下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根据采编工作的特点,提出构建图书馆采编知识库的设想,以寻求读者对文献的获取能力与采编人员对文献控制能力的平衡,实现采编工作为读者提供的个性化服务.
信息时代,网络工作环境冲击着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也致使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发生了改变.采访工作除了受经费、设备和采访人员素质等问题困扰外,还要受文献获取途径与方法的多样化、文献载体的多样化以及读者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知识和信息的失控与无序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对文献采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献采访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对此,文章从八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本文从网络环境给图书馆采访工作带来的影响入手,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采访工作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对采访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