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困境是指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冲突,个体理性会导致集体非理性的一种情景。在社会困境中,人们既存在集体共同利益又存在私人的个体利益,如果倾向于个人利益,那么个体表现出更多的竞争行为,如果倾向于集体利益,则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Hendrickx提出的RD(resource dilemmas)模型认为社会困境的核心冲突不仅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还有未来消费和当前消费的冲突,该模型认为时间折扣率是解释社会困境中时间因素对个体合作行为的最直接最有利的依据。因此本研究以社会困境为任务背景,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社会价值取向个体在社会困境跨期决策中的合作水平,探讨社会价值取向对人们在社会困境中跨期选择的调节作用,试图找出影响人们在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的新因素。研究采用社会价值取向分解博弈问卷与四人互动社会困境情景游戏纸笔测验方式,实验采用4(社会价值取向类型:个人型,竞争型,合作型,混合型)×2(社会困境决策框架:失框架,得框架)×9(收益延迟时距:立刻,一周,一个月,六个月,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五年)多因素混合设计。对631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进行测量,有效数据为562份。发现合作型的被试为335人,竞争型的被试为33人,个体型的被试为153人,混合型的被试为41人。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在社会困境中,人们在失框架下的合作水平高于得框架下的的合作水平(F=40.447,P<0.001);社会价值取向和收益时距的交互作用显著(F=2.199,P<0.05)。简单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收益时间的延迟,合作型(F=121.18,P<0.001)、个人型(F=52.50,P<0.001)、混合型(F=5.26,P<0.001)的个体在社会困境中的合作水平随之下降,但是竞争型个体的合作水平不受收益延迟时间距离的影响。这说明:价值取向、决策框架和时间折扣三者均会影响人们在社会困境中的合作水平。